图书介绍

主角与配角 近代中国大转型的台前幕后【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主角与配角 近代中国大转型的台前幕后
  • 傅国涌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 ISBN:753543054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28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近代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主角与配角 近代中国大转型的台前幕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角色意识:解读近代中国转型的一个新视角1

一、“大丈夫当如此也”和“彼可取而代也”1

二、剧本之争还是舞台之争?7

三、“他日革命告成,先生其为帝王乎?抑为民主乎?”10

四、孙黄辞职:“固自高出寻常万万也”13

五、如何进入“依和平秩序竞争之轨道”?19

六、需要健全的角色意识22

康有为与孙中山:谁是主角?27

一、康有为要孙中山“拜师”才可结交32

二、“托故不见”孙中山36

三、新加坡事件:康孙合作终成空45

四、康、孙之间的自立会群豪52

五、康有为自许太过,终致两派交恶60

黄兴与孙中山:配角与主角的最佳模式65

一、“孙氏理想,黄氏实行”66

二、可贵的配角意识69

提议公推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不必经选举手续”69

“革命为党众生死问题,而非个人名位问题”71

“革命有二统,二统将谁为正?”73

“以身力拒”对孙中山领袖地位的挑战74

“凡此皆非为中山个人,实为大局”76

“必须不计较个人的权利,互相推让”78

“不要抱怨孙先生向外国借款不成功”81

三、分歧仍然难免86

青天白日旗还是井字旗?86

法律解决还是武力解决?88

为坚持“平等自由主义”而不入中华革命党90

“吾非反对孙先生,吾实要求孙先生耳”95

四、“雄而不英”:黄兴的局限97

五、世上已无黄克强102

“群雄争长,互相残杀,贻害匪浅”102

“愧死天下后世之拥兵自卫者”104

不要勋位、委任状,要两匹马105

章太炎、陶成章与孙中山、陈其美:革命“正统”之争?107

一、光复会与同盟会的合与分108

二、章太炎、孙中山的早期关系112

三、章太炎、陶成章与孙中山分歧的开始114

第一次倒孙风潮114

《七省同盟会员意见书》115

《伪民报检举状》120

《中华革命党盟书》123

四、陶成章之死和陈其美126

“同盟会化为永占优势之政党”126

五、“章疯子”不疯136

陶成章“性虽褊急,心实坦白”136

章太炎臧否人物139

从“中华民国联合会”到统一党141

本是一书生144

袁世凯:传统型主角的近世标本149

一、“非袁不可”150

“引虎自卫”150

密使刘承恩、蔡廷干过江152

杨度、汪精卫游说153

张謇:“赞助项诚,早安大局”156

同盟会员朱芾煌穿针引线157

莫理循和朱尔典推波助澜160

伍廷芳与唐绍仪“南北议和”163

廖少游和顾忠琛秘密谈判165

剪辫子时袁世凯“不断哈哈大笑”166

二、兵变之谜170

三、“办共和”175

四、将天下变为囊中物180

五、容不下“七嘴八舌”的国会185

六、“非去袁不可”189

宋教仁:健全的角色意识197

一、“不如另外早自为计”198

二、“英而不雄”:总理“自许”本为虚202

三、与孙中山、胡汉民等产生分歧206

内阁制还是总统制?206

中央集权还是地方分权?207

看得更远更务实208

四、“以政治为生命”212

“如今七拼八凑,一个总长不做也罢”212

“宋教仁人甚聪明,惟国际间之信望尚觉欠缺”213

五、从革命党到普通政党214

“毁党造党”214

“一国二大党对峙”216

三种不同的“新旧合作”220

“进而在朝”与“退而在野”221

“宋教仁旋风”222

六、宋教仁之死的直接原因225

“舍袁就黎”225

“宋案”证据:“毁宋酬勋位”229

“世人诬吾运动总理,由来已久”230

七、到底谁是“宋案”的真正主使人?232

袁世凯:“遁初可惜,早知如此,何必当初?”232

“宋系”、“黄系”与“孙系”232

“国民党中人物,袁之最忌者推宋教仁”234

梁启超:进退之间的角色尴尬237

一、革命与保皇之间239

“我辈握手共入中原”239

孙中山:梁启超“首鼠两端”243

康有为:“吾即月给汝三百元”245

二、梁启超与袁世凯之间246

“今一线希望,在求保全此二人,保全此二军耳”246

“项城若能与我推心握手,天下事大有可为”249

三、在国民党与袁世凯之间254

“极人生之至快”254

“非国务大臣不做”256

“吾一身真成为政界之中心”258

“政治前途希望实为零点”259

四、一篇文章胜过三千毛瑟262

“想带着袁世凯上政治轨道”262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265

五、在进与退之间269

“庄严邛、蜀、滇、僰”的理想转瞬即逝269

“作官实易损人格”273

“屡为无聊的政治活动所牵率”275

蔡锷:不争主角争人格277

一、袁世凯问莫理循:“蔡锷会统治中国”吗?278

二、蔡锷与袁世凯282

“袁项城借给他洋一千元”282

“同室操戈,兄弟阋墙,相煎太急,隐恨良多”284

“槛虎于柙”287

“所争者非胜利,乃中华民国四万万众之人格也”290

三、蔡锷与唐继尧291

唐继尧:“滇中已有计划,请公南来”291

四条规约295

“大云南”思想296

四、“为国民争人格”298

“锷一介武夫,未谙政治,国务重任,非所敢承”298

“军人不党”论300

飘然引退302

后记305

主要参考书目3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