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国对外文化事务机构的历史变迁 1917-2010【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美国对外文化事务机构的历史变迁 1917-2010
  • 董小川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6803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3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美国对外文化事务机构的历史变迁 1917-201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美国早期对外文化事务机构(1867—1938)1

一、1917年以前的美国对外文化事务机构1

二、美国第一个对外文化事务机构——公共信息委员会(1917—1919)5

(一)公共信息委员会的建立与解体5

(二)公共信息委员会的分支机构及其职能7

(三)公共信息委员会的对外文化事务活动10

(四)公共信息委员会评价12

三、美国海外主要文化事务机构——美国文化处(1917— )15

(一)美国文化处的英文表述15

(二)美国文化处的中文翻译16

(三)美国文化处的历史变更过程17

(四)美国文化处的功能和行动目标19

(五)美国文化处评价24

四、文化关系处(1938—1944)24

(一)文化关系处建立的背景及其更名24

(二)文化关系处的职责和功能29

(三)文化关系处与其他政府机构及私人组织的关系32

(四)文化关系处评价36

第二章 美国与拉美国家合作的文化事务机构(1936—1946)38

一、美国与拉丁美洲国家合作关系回顾39

(一)美洲国家组织的缘起39

(二)泛美联盟的最终形成39

二、美国与拉美国家文化合作与交流的机构(1936—1938)41

(一)1936年布宜诺斯艾利斯会议及其决议41

(二)1938年设立的美洲国家合作机构42

三、美洲国家事务局(1945—1946)45

(一)美洲国家事务局的形成46

(二)美洲国家事务局的功能47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对外文化事务机构(1941—1947)53

一、信息协调局(1941—1942)54

(一)信息协调局的建立54

(二)信息协调局的功能55

二、战时信息处(1942—1945)56

(一)战时信息处的建立56

(二)战时信息处的下属部门57

(三)战时信息处的功能57

(四)文化合作局、公共信息局、公共事务局、公共与文化事务处、国际信息与文化事务局、临时国际信息局(1944—1945)58

三、中央新闻署、战略情报局、战略情报团和中央情报局59

(一)中央新闻署、战略情报局和战略情报团(1941—1946)59

(二)中央情报组、中央情报局(1946—1947)61

第四章 冷战时期反共目标下的美国对外文化事务机构(1945—1999)63

一、战后初期的美国对外文化事务机构(1945—1948)63

(一)众议院外事委员会关于建立国际教育局的报告(1945)64

(二)国际信息与文化事务局、国际信息与教育交流局(1946—1947)65

(三)国际信息局(1948)67

二、国际信息与教育交流正式纳入美国国家对外战略(1950—1953)69

(一)心理战略委员会(1951—1953)69

(二)行动协调委员会(1952—1961)71

(三)国际信息管理局(1952—1953)73

(四)对外行动管理局(1953—1955)75

(五)国际合作管理局(1955—1961)76

三、美国最重要的对外文化事务机构新闻署(1953—1999)78

(一)新闻署的建立及其与其他对外文化事务机构的继承关系78

(二)新闻署的使命、官员和具体工作82

(三)新闻署在外国的办事机构86

(四)信息咨询委员会对新闻署工作的建议与总结87

四、美国最重要的对外文化与教育交流机构——国务院教育与文化事务局(1959— )89

(一)教育与文化事务局的历史沿革89

(二)教育与文化事务局的设置及其办公机构90

(三)教育与文化事务局负责的项目与活动91

(四)历史办公室92

五、美国对外教育与文化交流的得力组织——和平队(1961— )105

(一)和平队的建立105

(二)和平队的对外文化活动108

六、美国对外文化事务的辅助机构——国际开发署(1961— )109

(一)国际开发署的建立109

(二)国际开发署的对外文化活动110

七、冷战时期的美国其他对外文化事务机构113

(一)公共事务联合办公室(1965—1975)113

(二)副国务卿公共外交与公共事务办公室(1999— )114

第五章 后冷战时期反恐背景下的美国对外文化事务机构(1999—2010)115

一、美国对外广播宣传的基础——联邦通讯委员会(1934— )116

二、美国对外宣传喉舌的控制机构——广播管理委员会(1994— )117

(一)广播管理委员会的历史沿革及其建立117

(二)广播管理委员会的使命119

(三)广播管理委员会下属部门120

(四)广播管理委员会的职能121

三、美国对外信息项目的管理机构——国际信息项目局(1999— )122

(一)国际信息项目局的历史沿革与建立122

(二)国际信息项目局的机构124

(三)国际信息项目局的作用与战略目标124

四、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美国对外通讯管理机构——全球通讯局(2003— )126

(一)联合信息中心(2001)126

(二)全球通讯局(2003— )126

五、美国其他对外文化事务机构(2001—2011)127

(一)战略影响局(2001— )127

(二)战略通讯政策协调委员会(2002— )128

(三)公共外交和战略通讯政策协调委员会(2006— )128

(四)战略交战中心(2008— )129

(五)战略反恐通讯中心(2010— )130

六、美国通讯业对外文化事务机构评析131

(一)通讯业概念阐释131

(二)美国通讯业对外文化事务机构的历史沿革131

(三)美国通讯业现实对外文化事务机构问题132

第六章 美国对外文化事务机构创建与变更的原因134

一、国际形势与美国对外文化事务目标变化的需要134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初期(1917—1919)135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初期(1938—1947)135

(三)冷战时期(1947—1991)136

(四)反恐时期(2001—2010)138

二、权衡政治宣传和教育与文化交流目标的过程140

(一)针对德国、苏联和中国的政治宣传目标的变化140

(二)政治宣传和教育与文化交流的不同目标问题148

三、美国对外文化事务机构的混乱与调整问题156

(一)机构的混乱156

(二)机构的调整159

四、美国对外文化事务机构的其他相关问题160

(一)地区扩张与全球扩张的问题160

(二)对外文化事务机构的名称、归属和权限问题160

(三)对外文化事务机构的工作态度和效果问题162

第七章 美国对外文化事务及其机构的国会立法163

一、《1934年通讯法》163

二、《1948年信息与教育交流法》165

(一)1945—1946年布鲁姆法案166

(二)1 946年富布赖特法案170

(三)1 947年史密斯法案171

(四)1947—1948年国会批准立法的过程172

(五)《史密斯—蒙特法》的内容与分析181

三、1956年《第555号公法》185

(一)史密斯和蒙特“1948年信息与教育交流法修正案”186

(二)富布赖特和蒙特“1948年信息与教育交流法修正案”186

(三)富布赖特“1948年信息与教育交流法修正案”186

(四)富布赖特“1948年信息与教育交流法1956年S.2562附和修正案”187

(五)史密斯和蒙特“1948年信息与教育交流法1956年修正案”187

(六)沃尔特·贾德“1948年信息与教育交流法修正案”188

(七)曼斯菲尔德“1948年信息与教育交流法1956年修正案(S.3638附和修正案)”191

(八)《第555号公法》193

四、《1956年国际文化交流和商品交易会参加法》193

五、《1961年教育与文化相互交流法》194

(一)富布赖特法案194

(二)海斯法案196

(三)《富布赖特—海斯法》198

六、《1972年对外关系授权法》201

七、《1986—1987财年对外关系授权法》203

八、《1990—1991财年对外关系授权法》204

九、《美国国际广播法》205

(一)《1973年国际广播法》205

(二)《1994年国际广播法》206

十、《2012年史密斯—蒙特现代化法》207

十一、美国对外文化事务立法问题分析209

第八章 美国对外文化事务机构的咨询委员会214

一、信息咨询委员会214

二、教育交流咨询委员会218

三、国际教育与文化事务咨询委员会223

四、国际交流、文化与教育事务咨询委员会227

五、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229

六、美国对外文化事务机构咨询委员会评价236

第九章 美国对外文化事务机构及其变迁评价239

一、美国公共外交和文化外交问题239

(一)公共外交239

(二)文化外交244

(三)公共外交与文化外交目标245

二、总统重视和支持是对外文化事务机构活动的重要保障249

(一)从威尔逊到杜鲁门——从战争走向和平时期的对外文化事务250

(二)从艾森豪威尔到肯尼迪——反共宣传和教育与文化交流相结合251

(三)从小布什到奥巴马——反恐战争和教育与文化交流相结合256

三、政府各部门普遍参与是美国公共外交取得成效的一个原因258

(一)美国公共外交和文化外交的主要执行部门——国务院258

(二)教育部259

(三)国防部259

四、信息与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分离260

(一)信息与教育和文化交流相混淆的原因260

(二)信息与教育和文化交流分开的过程261

五、美国《信息自由法》和《电子信息自由法修正案》269

(一)《信息自由法》269

(二)《电子信息自由法修正案》275

六、教育与文化交流在美国公共外交中的地位281

(一)教育与文化交流成为美国公共外交的主要内容282

(二)教育与文化交流要实现的战略目标282

七、美国对华教育交流及其影响284

(一)1950年以前美国政府的对华教育交流284

(二)1979—1990年美国政府的对华教育文化与交流287

(三)1991—2010年美国政府对华教育交流290

八、美国公民参与国家文化外交296

(一)私人基金会及其活动296

(二)国际教育协会297

(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300

(四)史密森学会300

(五)公民志愿者301

(六)美国政府和私营组织与公民个人之间的相互支持302

附录一 美国政府对外文化事务机构及其变更表(1867—2010)304

附录二 国内外有关美国对外文化事务机构的研究现状338

参考文献355

后记3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