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方特性发掘方法 对苏州东山的地理调查【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地方特性发掘方法 对苏州东山的地理调查
  • 周尚意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8970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32页
  • 主题词:区域地理-研究-苏州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方特性发掘方法 对苏州东山的地理调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地方与区域地理学1

一、区域不是“信息筐”1

二、寻找地方特殊性的理论2

第二节 基于建构主义的区域野外观察3

一、认识地方是知识建构的过程3

二、确定我们建构的起点4

三、在合作学习中建构4

四、从结构完善到结构复杂的学习环境5

第三节 选择小区域作为区域调查的意义6

一、小区域研究并非解剖麻雀6

二、小区域研究应把握的方向7

三、小区域与大区域的关系9

第四节 东山地理学野外实习基地及历史12

一、基地建设的三个时期12

二、实习基地的教学特色13

第二章 东山的三个地方本性15

第一节 第一本性——太湖中的美丽半岛15

一、地质与地貌16

二、土壤21

三、物产资源22

四、气候24

五、水系水文28

第二节 第二本性——三山六水一分田36

一、种植业37

二、养殖业41

三、土地利用分布及其形成的野外调查作业43

第三节 第三本性——天子君臣光顾之地48

一、东山的重要历史事件49

二、东山的重要历史人物52

三、重要历史事件地点图54

四、历史事件认同与地方认同55

第三章 区域特征调查方法及案例58

第一节 景观记录方法——南北方分界线确定58

一、中国南北文化区的划分58

二、南北分界线认识统计59

三、景观观察与地理区域的划分59

第二节 文献调查法——区域地理边界确定60

一、地方要素边界的特点及研究意义61

二、历史区域边界模糊带来地方要素行政归属困难62

三、物理边界模糊造成地方要素行政归属困难64

四、将模糊地理边界清晰化的途径67

第三节 问卷调查法——东山人空间活力与普通话能力调查68

一、语言空间性、地域性的研究68

二、行为空间与普通话能力的相关分析70

三、实证结论72

第四节 问卷抽样方法——乡土教育与地方感建构72

一、乡土教育与青少年地方感及其建构73

二、当地学生地方感的调查内容75

三、当地学生地方感建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77

四、从建构主义的角度解释当地学生地方感的建构机制81

五、结论及建议81

第五节 收集被试感知地图——村落等级及分布82

一、村镇空间感知过程及特点82

二、东山意象图特征分析84

三、转型期空间感知特点及分析意义86

第四章 各类网络中的东山特色88

第一节 区域城镇网络中的东山特性分析88

一、关于城市等级网络的相关研究88

二、东山所处的区域城镇网络位置及特征92

三、东山镇在区域网络中的特性分析107

四、结论110

第二节 交通网络中的东山111

一、水运网络中的东山111

二、公路网络中的东山112

三、铁路网络中的东山115

四、航空网络中的东山119

五、结论与对策122

第三节 工业企业网络空间中的东山镇及其地方性122

一、产业网络视角中的城市网络研究122

二、东山镇工业规模与集聚等级123

三、东山工业企业的网络空间结构125

四、地方本性与东山工业发展132

五、结论与启示134

第五章 地方本性与社会实践135

第一节 第一本性与行政区划界——山川形便原则运用135

一、区域历史边界推断的基础136

二、区域历史边界的“三步确定法”139

三、区域历史边界推断成果图143

四、结论与讨论149

第二节 第二本性与旅游——东西两山旅游差异化竞争149

一、第二本性雷同的旅游地竞争149

二、调查抽样150

三、旅游者对两地的消费偏好151

四、旅游要素间的相关性分析154

五、结论与讨论155

第三节 第三本性与特产——碧螺春市场竞争实力分析157

一、地理标识产品与地方本性的关系157

二、地方性对洞庭碧螺春茶叶市场的影响159

三、结论、讨论和建议162

第四节 第三本性与“洞庭”考——旅游景点地理解说163

一、柳毅传书故事与涉及的地名163

二、《柳毅传》中的洞庭考证164

三、结论与讨论169

第六章 地方特性与区域规划171

第一节 区域规划与地方特性的关系171

一、区域规划的内涵和特点172

二、区域规划与地方特性调查176

三、区域规划与地方特性的演变177

第二节 地方特性与东山农业发展规划178

一、东山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调查179

二、东山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181

三、东山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设计185

第三节 地方特性与东山旅游业发展规划188

一、东山旅游业发展的特色基础条件189

二、东山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192

三、东山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设计196

第四节 地方特性与东山新农村建设规划199

一、东山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199

二、东山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202

三、东山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设计207

参考文献2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