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免疫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医学免疫学
  • 范桂香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2496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90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204页
  • 主题词:医药学:免疫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医学免疫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1

一、免疫的概念1

二、机体的免疫功能2

三、免疫的类型2

第二节 免疫系统及其组成2

一、中枢免疫器官3

二、外周免疫器官5

三、淋巴细胞再循环7

第二章 抗原10

第一节 概述10

一、抗原的概念和抗原的两种基本性能10

二、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10

三、抗原的特异性12

四、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14

第二节 抗原的分类与医学上重要的抗原14

一、抗原的分类14

二、医学上重要的抗原15

第三节 佐剂17

一、免疫佐剂的种类17

二、免疫佐剂的作用机制17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19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20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20

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21

三、免疫球蛋白的酶解片段22

四、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23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及血清型24

一、免疫球蛋白的类型24

二、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24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25

一、免疫球蛋白V区的功能25

二、免疫球蛋白C区的功能25

第四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27

一、IgG27

二、IgM27

三、IgA27

四、IgD29

五、IgE29

第五节 抗体的制备29

一、多克隆抗体29

二、单克隆抗体29

三、基因工程抗体31

第四章 补体系统33

第一节 概述33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33

二、补体成分的理化性质33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34

一、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34

二、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35

三、MBL激活途径36

第三节 补体激活的调控37

一、自身衰变的调节37

二、体液(液相)中补体调节成分的作用37

三、膜结合性调节分子的调节38

第四节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38

一、溶菌和溶细胞作用38

二、调理作用39

三、清除免疫复合物39

四、引起炎症反应39

五、免疫调节作用39

第五章 细胞因子41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41

一、理化特征41

二、产生和分泌特点41

三、作用特点42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种类和主要生物学活性42

一、白细胞介素43

二、干扰素43

三、肿瘤坏死因子44

四、集落刺激因子44

五、生长因子45

六、趋化性细胞因子45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受体45

一、细胞因子受体的分类和结构45

二、细胞因子受体的共用亚单位46

三、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47

第四节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47

一、天然免疫效应47

二、特异性免疫效应47

三、刺激造血细胞增殖分化48

四、细胞毒效应48

第六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50

第一节 HLA复合体及其产物50

一、HLA复合体的定位和结构50

二、HLA复合体遗传特征51

第二节 MHC分子53

一、MHCⅠ类分子53

二、MHCⅡ类分子54

三、MHC分子的生物学功能54

第三节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55

一、HLA与同种器官移植的关系55

二、HLA与输血反应的关系55

三、HLA与疾病相关性56

四、HLA与法医57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58

第一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58

一、参与T细胞识别与活化的CD分子58

二、参与B细胞识别与分化的CD分子59

第二节 粘附分子60

一、粘附分子的分类60

二、粘附分子的共同特性63

三、粘附分子的生物学作用64

第八章 免疫细胞66

第一节 造血干细胞66

第二节 T淋巴细胞67

一、T细胞的分化与发育67

二、T细胞的表面标志69

三、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70

第三节 B淋巴细胞74

一、B细胞的分化与发育74

二、B细胞的表面标志75

三、B细胞亚群及功能76

第四节 自然杀伤细胞77

一、来源及分布77

二、生物学特征77

三、NK细胞识别靶细胞的受体77

四、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79

第五节 其他免疫相关细胞79

一、中性粒细胞79

二、嗜酸性粒细胞79

三、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80

四、红细胞80

第九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82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82

一、树突状细胞82

二、单核-巨噬细胞84

三、B细胞85

第二节 抗原的加工与提呈86

一、外源性抗原的加工与提呈——溶酶体途径(MHCⅡ类分子途径)86

二、内源性抗原的加工与提呈——胞质溶胶途径(MHCⅠ类分子途径)87

第十章 免疫应答89

第一节 免疫应答概述89

一、免疫应答的概念89

二、免疫应答的类型89

三、免疫应答的特点90

四、免疫应答的发生部位与基本过程90

第二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91

一、T细胞对抗原的双识别91

二、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92

三、T细胞应答的效应及其机制94

第三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96

一、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96

二、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97

三、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99

四、B细胞应答的生物学效应100

第十一章 免疫调节104

第一节 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104

一、抗原的调节作用104

二、抗体的调节作用104

三、补体的调节作用105

四、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105

五、激活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的免疫调节作用106

六、Fas和FasL介导细胞凋亡的负向免疫调节作用106

七、MHC分子对免疫应答的调节106

第二节 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106

一、APC的免疫调节作用106

二、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106

三、B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107

四、NK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107

第三节 独特型网络的免疫调节108

一、独特型、抗独特型、独特型网络的概念108

二、独特型网络的形成108

三、独特型网络的免疫学意义108

第四节 整体水平的免疫调节109

一、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节109

二、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110

第五节 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110

一、BCR及TCR库多样性与免疫调节110

二、MHC多态性的免疫调节作用110

第十二章 免疫耐受112

第一节 概述112

一、基本概念112

二、免疫耐受的分类112

三、免疫耐受的一般特点113

第二节 免疫耐受的形成113

一、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113

二、免疫耐受的机制113

三、免疫耐受的维持与终止116

第三节 免疫耐受与临床117

一、建立免疫耐受的意义117

二、打破免疫耐受的意义118

第十三章 超敏反应119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119

一、发生机制119

二、临床常见疾病122

三、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122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123

一、发生机制123

二、临床常见疾病124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125

一、发生机制126

二、临床常见疾病127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128

一、发生机制128

二、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29

三、Ⅳ型超敏反应的局部与全身反应129

第十四章 自身免疫病131

第一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征与分类131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征131

二、主要的自身免疫病及其分类131

第二节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132

一、自身抗原的出现132

二、免疫调节异常133

三、机体因素134

第三节 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组织损伤机制134

一、自身抗体引起的组织损伤134

二、自身致敏淋巴细胞引起的组织损伤135

第四节 自身免疫病举例135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135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136

第十五章 免疫缺陷138

第一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138

一、原发性B细胞缺陷138

二、原发性T细胞缺陷139

三、联合免疫缺陷139

四、吞噬功能缺陷140

五、补体缺陷141

第二节 继发性免疫缺陷142

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42

二、其他继发性免疫缺陷145

第三节 免疫缺陷病的免疫学检查与治疗原则145

一、免疫缺陷病的免疫学检查原则145

二、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146

第十六章 肿瘤免疫147

第一节 肿瘤抗原147

一、肿瘤特异性抗原147

二、肿瘤相关性抗原148

第二节 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机制149

一、抗肿瘤的体液免疫机制149

二、抗肿瘤的细胞免疫机制149

第三节 肿瘤逃逸机体免疫攻击的机制150

第四节 肿瘤的免疫诊断和治疗151

一、肿瘤的免疫诊断151

二、肿瘤的免疫治疗151

第十七章 移植免疫153

第一节 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153

一、宿主抗移植物反应153

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155

三、排斤反应的特殊情况155

第二节 同种移植排斥的机制155

一、引起同种移植排斥的抗原155

二、移植排斤反应的过程156

三、单向移植排斥模式和双向移植排斥模式158

第三节 延长移植物存活的免疫学措施158

一、正确合理的组织配型158

二、急性排斥的免疫学监测159

三、免疫抑制措施159

四、诱导免疫耐受160

第十八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162

第一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162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162

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162

三、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163

第二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检测方法163

一、凝集反应163

二、沉淀反应164

三、用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165

第三节 免疫细胞的检测168

一、淋巴细胞的分离与类型鉴定168

二、淋巴细胞功能测定169

第四节 其他免疫分子的检测170

一、细胞因子检测170

二、CD分子和粘附分子检测170

三、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分子的检测170

第五节 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应用171

一、疾病的诊断171

二、免疫学监测171

第十九章 免疫学防治173

第一节 免疫预防173

第二节 人工免疫173

一、人工主动免疫173

二、人工被动免疫175

三、新型疫苗及其发展175

四、疫苗的应用176

第三节 免疫治疗177

一、特异性免疫治疗177

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178

三、造血干细胞移植180

英汉对照免疫学词汇1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