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性能船舶原理与设计【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赵连恩,谢永和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6109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459页
- 主题词:船舶原理;船舶-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性能船舶原理与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高性能船舶的基本概念及特点1
1.1.1 高性能船舶的基本概念1
1.1.2 高性能船舶的特点2
1.2 船舶水动力技术与船型演变3
1.2.1 船舶航态与船舶性能3
1.2.2 船型演变的一般趋势及高性能船舶的种类5
1.3 高性能船舶发展概况6
1.4 高性能船舶航行性能的研究方法8
1.4.1 理论计算方法8
1.4.2 船模试验9
1.4.3 实船试验9
1.5 高性能船舶耐波性评估标准11
1.5.1 正常营运限制11
1.5.2 预定最坏条件限制12
1.5.3 航行舒适性限制12
第2章 高速排水型船舶与兴波阻力表达式14
2.1 基本概念与船型14
2.1.1 相对航速概念14
2.1.2 高弗劳德数减阻概念15
2.1.3 “薄船”或瘦长船概念16
2.2 不同形式的片体组合及其兴波阻力表达式16
2.2.1 单体“薄船”兴波阻力16
2.2.2 双体“薄船”兴波阻力17
2.2.3 三体“薄船”兴波阻力19
2.2.4 四体“薄船”兴波阻力21
2.2.5 五体“薄船”兴波阻力23
第3章 高性能排水型单体船25
3.1 主要性能与船型的关系25
3.1.1 阻力性能与主要船型参数的关系25
3.1.2 耐波性能与主要船型参数的关系26
3.2 高速方尾排水型船的阻力性能及预报方法33
3.2.1 方尾型船的水动力特点34
3.2.2 苏联《方尾图谱》的应用35
3.2.3 NPL型船系列图谱39
3.2.4 应用回归分析法估算过渡型快艇的阻力42
3.2.5 预报高速方尾排水型船舶阻力性能的电子方尾图谱44
3.3 高速深V型船46
3.3.1 深V型船的船型特征46
3.3.2 船体V度和尾板形状对阻力的影响47
3.3.3 深V型船与常规圆舭型船在流体动力性能上的比较52
3.3.4 横剖面形状对耐波性的影响54
3.3.5 半潜首对阻力和耐波性的影响56
第4章 高速常规双体船与非对称型双体船61
4.1 高速常规双体船的船型特征61
4.1.1 双体船的优点62
4.1.2 双体船的缺点63
4.2 高速双体船的阻力特性及临界航速概念64
4.2.1 高速双体船的阻力特性64
4.2.2 高速双体船的临界速度和无干扰弗劳德数概念67
4.2.3 片体间距对阻力的影响68
4.2.4 修长系数和长宽比对阻力的影响69
4.2.5 片体横剖面形状对阻力的影响71
4.2.6 高速双体船兴波阻力理论公式74
4.2.7 双体船航行升沉与纵倾变化特点75
4.3 高速双体船阻力计算77
4.3.1 阿尔费里耶夫高速双体船剩余阻力图谱77
4.3.2 用NPL高速双体船试验资料估算阻力81
4.3.3 用双体母型资料和影响系数估算双体船的阻力85
4.3.4 用单体船图谱或试验资料估算双体船的阻力87
4.4 常规高速双体船的耐波性91
4.4.1 船舶耐波性研究的现状91
4.4.2 与耐波性有关的基本概念93
4.4.3 常规高速双体船耐波性的简化计算100
4.5 非对称型高速双体船114
4.5.1 非对称型双体船的特点115
4.5.2 非对称型双体船的兴波阻力计算115
第5章 小水线面双体船与隐身船型118
5.1 综述118
5.1.1 SWATH发展简史119
5.1.2 SWATH的主要优缺点123
5.1.3 SWATH的性能特点126
5.2 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快速性特点130
5.2.1 SWATH阻力性能与常规船比较130
5.2.2 SWATH耐波性与波浪中的失速131
5.2.3 SWATH的推进性能131
5.3 小水线面双体船船型与性能的关系132
5.3.1 SWATH的阻力性能132
5.3.2 SWATH的运动性能138
5.4 小水线面双体船的船型优化和改进143
5.5 小水线面隐身船型145
5.5.1 隐身船概念145
5.5.2 小水线面隐身船的性能与船型特征147
5.5.3 舰艇隐身技术149
第6章 穿浪双体船(WPC)152
6.1 概述152
6.2 WPC船型参数对性能的影响154
6.2.1 片体的长度系数和长宽比154
6.2.2 横剖面的选择155
6.2.3 尾端形状156
6.2.4 首端形状156
6.2.5 浮心纵向位置(LCB)157
6.2.6 干舷与储备浮力157
6.2.7 连接桥和中央船体的形状158
6.2.8 片体间距对性能的影响159
6.3 WPC与相当单体船航行性能的比较160
6.3.1 快速性161
6.3.2 耐波性能161
6.4 改善高速穿浪双体船航行性能的措施163
6.5 最小兴波阻力双体船船型优化166
6.5.1 二次型数学规划法的基本概念167
6.5.2 用“帐篷”函数法解最小兴波阻力双体船船型优化问题169
6.5.3 约束的标准形式174
6.5.4 二次规划问题的解法176
第7章 高速多体船与复合船型185
7.1 概述185
7.2 高速三体船船型与性能特点186
7.3 高速三体船阻力与耐波性估算188
7.3.1 高速三体船阻力估算188
7.3.2 高速三体船耐波性估算193
7.4 高速四体船194
7.4.1 高速并列四体船194
7.4.2 高速小水线面四体船196
7.5 高速五体船201
7.5.1 主—侧五体船201
7.5.2 等片体五体船207
7.6 高速三体船、五体船在迎/顺浪中的“参数谐振”问题210
7.6.1 现象与安全问题210
7.6.2 参量横摇基本概念与机理211
7.6.3 船型对参量横摇运动的影响213
7.6.4 减小与避免参量横摇与同步横摇的措施217
7.7 三体船、主侧五体船与相当单体船性能比较218
7.7.1 阻力性能比较218
7.7.2 完整稳性比较220
7.7.3 耐波性能比较222
7.7.4 侧体设计的相关问题222
7.7.5 其他有关结论223
7.8 多体船的应用与发展前景223
7.9 高性能复合船型226
7.9.1 概述226
7.9.2 动力增升体/动力增潜体型船227
7.9.3 动力增升体型船的优点228
7.9.4 动力增升附体船的实例与几种船型概念的设想229
7.9.5 关于水动力学船型概念的注记234
第8章 常规滑行艇与槽道滑行艇236
8.1 常规滑行艇基本原理236
8.1.1 滑行艇的受力分析与二元滑行平面237
8.1.2 实际流体中的滑行面239
8.2 常规滑行艇阻力性能计算256
8.2.1 应用滑行平板资料估算滑行艇阻力257
8.2.2 应用系列模型试验资料估算滑行艇阻力266
8.3 常规滑行艇的运动稳定性268
8.3.1 滑行艇的横稳性268
8.3.2 滑行艇的纵向运动稳定条件270
8.3.3 纵向稳定运动的界限271
8.4 常规滑行艇的艇型特点273
8.4.1 滑行艇主尺度及主要船型系数273
8.4.2 滑行艇剖面形状对艇性能的影响275
8.4.3 改善滑行艇性能的一些特殊措施277
8.5 W型槽道滑行艇278
8.5.1 W型槽道滑行艇的基本原理278
8.5.2 槽道尺度对滑行艇航行性能的影响279
8.5.3 W型槽道滑行艇的阻力计算280
8.6 W型槽道水翼滑行艇282
8.6.1 W型槽道水翼滑行艇的基本原理及船型特征283
8.6.2 槽道水翼对滑行艇快速性的影响283
8.7 单M型槽道滑行艇与多M型槽道滑行艇287
8.7.1 M型艇的起源与船型概念287
8.7.2 M型槽道滑行艇的技术特点290
8.7.3 M型槽道滑行艇的基本原理292
8.7.4 M型与W型槽道滑行艇性能的比较294
8.7.5 M型与W型槽道滑行艇的推进性能与特点298
第9章 水翼艇306
9.1 水翼艇的发展306
9.2 水翼艇的工作原理309
9.2.1 水翼工作原理309
9.2.2 水翼的升力312
9.2.3 水翼的阻力316
9.2.4 水翼浅浸效应319
9.2.5 水翼空化现象320
9.3 水翼系统的设计323
9.3.1 水翼类型和水翼系统323
9.3.2 水翼要素的确定328
9.3.3 水翼装置的上翻和收缩332
9.3.4 水翼结构及强度计算333
9.3.5 水翼的自动控制334
9.4 水翼艇的性能337
9.4.1 水翼艇翼航状态下的吃水和阻力337
9.4.2 水翼艇翼航状态下的稳性340
9.4.3 水翼艇的适航性345
9.4.4 水翼艇的操纵性348
第10章 气垫船350
10.1 气垫船概述350
10.1.1 气垫船的发展过程350
10.1.2 气垫船的类型和特点355
10.1.3 气垫船的应用357
10.1.4 气垫围裙358
10.2 气垫技术的基本原理362
10.2.1 气垫的形成与维持362
10.2.2 气垫船的基本参数及其相互关系363
10.2.3 早期的垫升性理论365
10.2.4 实用的垫升性表达式367
10.2.5 垫升功率的确定368
10.3 气垫船的阻力369
10.3.1 气动阻力370
10.3.2 水动阻力372
10.3.3 主要因素对阻力性能的影响377
10.4 气垫船的航海性能380
10.4.1 气垫船的稳性380
10.4.2 气垫船的操纵性385
10.4.3 气垫船的适航性386
第11章 掠海地效翼船390
11.1 掠海地效翼船发展背景390
11.2 地效翼船的基本原理395
11.2.1 地面效应原理395
11.2.2 机翼的几何特征与空气动力特性396
11.3 地面效应、水面效应与水翼浅浸效应比较403
11.3.1 地面效应(刚性固面情况)404
11.3.2 水面效应(机翼低速飞行时的水面情况)405
11.3.3 水翼浅浸效应405
11.4 地效翼船的快速性能406
11.4.1 地效翼船阻力曲线特征与变化规律406
11.4.2 阻力计算408
11.5 地效翼船的关键技术——运动稳定性409
11.5.1 纵向稳定性410
11.5.2 地效翼船的横向稳性413
11.6 动力增冲和动力气垫技术414
11.6.1 动力增冲(PAR)技术与动力增冲地效翼船414
11.6.2 动力气垫(DAC)技术与动力气垫地效翼船415
11.7 地效翼船耐波性、操纵性与方向控制419
11.7.1 耐波性419
11.7.2 操纵性421
11.8 地效翼船的经济性422
11.9 地效翼船飞行性能设计参数424
11.9.1 设计规格特征424
11.9.2 发动机的安装与选择424
11.10 地效翼船的优缺点与应用前景425
11.10.1 地效翼船的优缺点425
11.10.2 地效翼船的应用427
参考文献429
热门推荐
- 2334543.html
- 1341611.html
- 2881262.html
- 2560503.html
- 2209374.html
- 386280.html
- 813565.html
- 2380871.html
- 46244.html
- 34304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20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74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5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46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47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57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02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22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06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2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