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
  • 臧海娟,陶为戈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19850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1

1.1 引言1

1.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2

1.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2

1.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3

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4

1.3 Internet概述8

1.3.1 Internet的发展8

1.3.2 中国Internet的发展概况9

1.3.3 Internet的特点11

1.4 标准化组织12

1.5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4

1.5.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14

1.5.2 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分层、服务15

1.5.3 OSI体系结构19

1.5.4 局域网体系结构22

1.5.5 Internet体系结构24

本章小结26

思考与练习27

第2章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29

2.1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29

2.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及质量指标29

2.1.2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32

2.1.3 信道及技术参数33

2.1.4 物理层下的传输介质36

2.1.5 基带传输编码38

2.1.6 传输方式40

2.1.7 传输形式42

2.2 信道的多路复用43

2.2.1 多路复用原理43

2.2.2 频分多路复用44

2.2.3 时分多路复用45

2.2.4 波分复用47

2.2.5 码分复用47

2.3 数据交换48

2.3.1 电路交换49

2.3.2 报文交换50

2.3.3 分组交换51

2.3.4 快速交换54

2.4 物理层的功能与服务55

2.4.1 物理层功能55

2.4.2 物理层提供的服务56

2.5 物理层接口基本特性56

2.6 常用的物理层接口标准简介57

2.7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及服务59

2.7.1 数据链路层功能59

2.7.2 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服务61

2.8 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协议62

2.8.1 停止等待协议62

2.8.2 滑动窗口64

2.8.3 连续ARQ协议65

2.8.4 选择重传ARQ协议66

2.9 面向比特的链路控制规程HDLC66

2.10 Internet的点对点协议PPP69

本章小结73

思考与练习74

第3章 TCP/IP协议76

3.1 TCP/IP概述76

3.2 IP协议77

3.2.1 IP地址77

3.2.2 IP数据报80

3.2.3 地址解析协议ARP和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83

3.2.4 IP数据报的转发85

3.2.5 子网掩码与无分类编址87

3.2.6 ICMP协议94

3.2.7 Internet路由选择协议96

3.2.8 IPv6协议105

3.3 传输层协议111

3.3.1 传输层功能及服务112

3.3.2 TCP协议113

3.3.3 UDP协议117

3.4 应用层协议119

本章小结120

思考与练习121

第4章 计算机局域网123

4.1 局域网概述123

4.1.1 局域网的特点123

4.1.2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123

4.2 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接入)控制方法125

4.2.1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分类125

4.2.2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126

4.2.3 物理地址(MAC地址)131

4.2.4 令牌环(Token Ring)介质访问控制133

4.2.5 令牌总线(Token Bus)介质访问控制136

4.3 IEEE802.3标准与以太网(Ethernet)138

4.3.1 IEEE802.3概述138

4.3.2 早期的以太网及其技术规范139

4.3.3 以太网的线缆连接方式140

4.4 高速以太网143

4.4.1 高速局域网发展的技术方案143

4.4.2 从共享型以太网到交换型以太网144

4.4.3 快速以太网146

4.4.4 千兆高速以太网147

4.4.5 万兆高速以太网149

4.5 无线局域网151

4.5.1 无线局域网概述151

4.5.2 无线局域网体系结构156

4.5.3 无线局域网标准159

4.5.4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161

4.5.5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162

本章小结162

思考与练习164

第5章 广域网及其接入技术166

5.1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166

5.2 分组交换数据网络(X.25网络)168

5.3 帧中继174

5.3.1 帧中继原理174

5.3.2 帧中继的数据链路层核心协议与帧格式174

5.3.3 帧中继用户接入176

5.4 异步传输模式ATM179

5.4.1 ATM的基本概念179

5.4.2 ATM的基本体系结构180

5.4.3 ATM的交换与工作原理183

5.4.4 ATM的应用185

5.5 接入网与ADSL188

5.5.1 PSTN(公用交换电话网)与用户接入188

5.5.2 ADSL接入190

本章小结193

思考与练习194

第6章 Internet技术及其应用195

6.1 Internet的概述195

6.1.1 ISP与常见的Internet接入方式196

6.1.2 客户/服务器工作方式198

6.2 域名系统DNS200

6.2.1 域名系统的基本概念200

6.2.2 Internet的域名结构200

6.2.3 域名的解析过程202

6.2.4 DNS的域与区域204

6.2.5 DNS的区域类型与搜索模式204

6.2.6 主要资源记录205

6.3 Internet的基本服务206

6.3.1 远程登录Telent206

6.3.2 文件传输FTP207

6.3.3 电子邮件210

6.3.4 万维网WWW216

6.3.5 Internet的其他应用220

6.4 网络管理222

6.4.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222

6.4.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225

6.4.3 网络管理系统和应用实例233

本章小结243

思考与练习244

第7章 网络操作系统245

7.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245

7.1.1 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245

7.1.2 常用网络操作系统简介246

7.2 Linux操作系统248

7.2.1 Linux的特点248

7.2.2 Linux系统组成249

7.2.3 Linux的kernel版本与distribution版本252

7.2.4 Red Hat Linux介绍252

7.2.5 软件包管理器RPM253

7.2.6 Red Hat Linux安装与登录255

7.3 DN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257

7.3.1 Windows server 2003下安装和配置DNS服务器257

7.3.2 Linux下安装和配置DNS服务器262

7.4 Web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267

7.4.1 Windows server 2003下安装和配置Web服务器267

7.4.2 Linux下安装和配置Web服务器275

7.5 FT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280

7.5.1 Windows server 2003下安装和配置FTP服务器280

7.5.2 Linux下安装和配置FTP服务器284

本章小结288

思考与练习289

第8章 网络连接设备及技术290

8.1 网络互联和互连设备290

8.1.1 物理层互联291

8.1.2 数据链路层互联291

8.1.3 网络层互联291

8.1.4 高层互联291

8.2 网卡和集线器292

8.2.1 网卡292

8.2.2 集线器294

8.3 交换机297

8.3.1 交换机的概念297

8.3.2 交换机的分类298

8.3.3 交换机的连接299

8.3.4 交换机的交换方式302

8.3.5 交换机的主要技术指标302

8.4 路由器303

8.4.1 路由器的概念303

8.4.2 路由器的分类305

8.4.3 路由器的硬件结构和启动过程306

8.5 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310

8.5.1 Console口及远程登录的命令行方式311

8.5.2 交换机/路由器配置的命令模式312

8.5.3 通过Telnet对路由器进行远程配置317

8.5.4 静态路由和缺省路由的配置319

8.5.5 动态路由RIP的配置323

8.6 虚拟局域网VLAN325

8.6.1 虚拟局域网概述325

8.6.2 虚拟局域网的划分326

8.6.3 虚拟局域网的工作原理327

8.6.4 虚拟局域网的配置330

8.7 网络地址转换NAT335

8.7.1 NAT的工作原理及配置335

8.7.2 NAPT的工作原理及配置339

本章小结341

思考与练习341

第9章 网络方案设计与实例343

9.1 网络方案设计概述343

9.1.1 需求分析343

9.1.2 网络技术的选择344

9.1.3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346

9.1.4 网络设备选型346

9.1.5 网络可靠性设计346

9.1.6 网络安全性设计351

9.1.7 IP地址规划和子网划分351

9.1.8 外网连接方式设计353

9.1.9 综合布线设计354

9.2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方法355

9.2.1 分层设计的意义与原则355

9.2.2 核心层设计356

9.2.3 分布层设计357

9.2.4 接入层设计359

9.3 综合布线系统与设计360

9.3.1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及适用范围360

9.3.2 综合布线系统介绍362

9.3.3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原则364

9.3.4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365

9.4 校园网设计实例373

9.4.1 ×××学院网络需求分析及建设目标373

9.4.2 网络系统设计原则与技术选型375

9.4.3 总体网络拓扑设计376

9.4.4 Internet接入和安全性设计377

9.4.5 ×××学院网络IP地址规划377

本章小结379

思考与练习380

参考文献3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