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宋枢密院制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梁天锡著 著
- 出版社: 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ISBN: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643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12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宋枢密院制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沿革与组织篇1
第一章 枢密院之产生及其发展1
第一节 唐五代枢密院概况1
第二节 宋枢密院之产生及其作用4
一 分相权张君权5
二 夺诸司权防专擅7
三 制三衙四厢防内兵变8
四 制将帅防外兵变9
五 以文驭武与重文轻武11
第三节 北宋枢密院之演化16
一 定型期16
二 改革期19
三 成长期21
四 壮大期22
五 破坏期23
第四节 南宋枢密院之再变24
一 高宗中兴期25
二 高宗和议期27
三 高孝光宁和战期29
四 衰落期31
注释33
第二章 枢密院之组织37
第一节 建筑物公文与印牌符券37
一 建筑物37
二 公文程式39
三 印牌符券42
一 特殊组织47
第二节 特殊组织与附属及共属机关47
二 直属机关51
三 三省枢密院共属机关59
四 地方机关——河南河北诸(马)监61
附:枢密院附属机关表62
第三节 枢密长贰及其员任之分析63
一 枢密使63
二 知枢密院事70
三 枢密副使76
四 同知枢密院事81
五 签书枢密院事87
六 同签书枢密院事92
八 枢密院事95
七 领枢密院事95
第四节 枢密直学士之变质96
第五节 属员110
一 枢密承旨110
二 检详及检用官114
三 编类文字及编修官117
四 干办及计议官119
五 小吏120
六 附属机关官吏122
七 三省枢密院共属官125
八 枢密院宣徽院共属官126
九 将佐126
十 差使128
十一 効(效)士130
十二 给使131
十三 从人及赞引132
十四 提辖亲军(兵)137
(附)138
1.枢密院直属官吏将佐表138
2.枢密院附属及共属官吏表139
3.枢密院给使及从人表140
注释141
任禄篇145
第一章 任用及去任原因145
第一节 任用原因145
一 长贰任用原因145
(附)长贰任用原因统计图153
二 属员任用原因154
(附)枢密属员任用原因统计图156
第二节 去任原因157
一 长贰迁改降宰执原因157
二 长贰其他去任原因159
(附)枢密长贰去任原因(除迁改宰执外)统计图166
三 属员去任原因167
(附)枢密属员去任原因(除迁转本院官吏外)统计图171
第二章 任用资格172
第一节 长贰任用资格172
一 枢密使任用资格172
二 知枢密院事任用资格183
三 枢密副使任用资格192
四 同知枢密院事任用资格198
五 签书枢密院事任用资格208
六 同签书枢密院事任用资格217
七 领枢密院事任用资格221
八 枢密院事任用资格222
第二节 属员任用资格223
一 枢密承旨任用资格223
二 枢密都承旨任用资格224
三 枢密副都承旨任用资格229
四 检详官(检详逐房文字或诸房文字)任用资格232
五 编类文字任用资格235
六 编修官任用资格235
七 计议官任用资格237
八 小吏任用资格239
(附)枢密院小吏保引及拣试法240
九 附属机关属官任用资格243
十 三省枢密院共属官任用资格244
十一 枢密院将佐正员及差使任用资格244
十二 枢密院将佐兼及权员任用资格245
注释248
第三章 初任带衔249
第一节 初任枢密长贰带衔249
一 初任枢密使带衔249
二 初任知枢密院事带衔257
三 初任枢密副使带衔262
四 初任同知枢密院事带衔267
五 初任签书枢密院事带衔275
六 初任同签书枢密院事带衔282
七 初任领枢密院事带衔285
第二节 初任枢密院属员带衔288
一 初任枢密承旨带衔288
二 初任枢密都承旨带衔288
三 初任枢密诸房副承旨带衔291
四 初任枢密副都承旨带衔292
五 初任逐房副承旨带衔294
六 初任检详官带衔295
七 初任编修官带衔296
八 初任计议官带衔297
九 三省枢密院共属官带衔299
十 枢密院宣徽院共属官带衔299
十一 枢密院将佐带衔299
十二 差使带衔301
注释303
第四章 在任官衔之变动305
第一节 在任枢密长贰官衔之变动305
一 在任枢密使官衔之变动305
二 在任知枢密院事官衔之变动313
三 在任枢密副使官衔之变动321
四 在任同知枢密院事官衔之变动326
五 在任签书枢密院事官衔之变动332
六 在任同签书枢密院事官衔之变动338
七 在任领枢密院事官衔之变动340
第二节 在任枢密院属员官衔之变动343
一 在任枢密院承旨官衔之变动343
二 在任枢密都承旨官衔之变动343
四 在任枢密副都承旨官衔之变动346
三 在任诸房副承旨官衔之变动346
六 在任检详官官衔之变动349
五 在任逐房副承旨官衔之变动349
七 在任编修官官衔之变动350
八 在任计议官官衔之变动351
九 在任小吏官衔之变动353
十 在任将佐官衔之变动353
十一 在任差使官衔之变动354
第五章 去任途径及带衔356
第一节 枢密长贰升迁及降改宰执途径356
一 正员357
二 权员363
(附)枢密长贰正员迁改宰执途径表364
一 枢密都承旨升迁途径365
第二节 枢密院属员迁转本院官吏途径365
二 其他迁改途径366
第三节 枢密长贰罢卒367
一 枢密使罢卒368
二 知枢密院事罢卒373
三 枢密副使罢卒378
四 同知枢密院事罢卒382
五 签书枢密院事罢卒386
六 同签书枢密院事罢卒390
七 领枢密院事罢免391
第四节 枢密院属员罢卒392
一 枢密承旨罢免392
二 枢密都承旨罢卒393
三 枢密副都承旨罢卒395
四 枢密逐房副承旨罢免397
五 检详官罢免397
六 编修官罢免399
七 编修文字罢免400
八 计议官罢卒400
九 小吏罢免401
十 附属机关属官罢免403
十一 共属官罢免403
十二 将佐罢卒404
十三 差使罢免404
第六章 任用规限405
第一节 任期与任数405
一 枢密长贰任期与任数之统计405
(附)枢密长贰任期统计图及其分析417
二 枢密属员之任期与任数431
第二节 朝仪班序433
一 朝参地点及仪制433
二 告谢与辞谢436
三 班序438
第三节 刑法禁制446
一 刑罚446
二 禁约447
三 限制451
注释455
第七章 俸赐假荫456
第一节 俸给456
二 料钱及衣料(附)表457
一 禄粟457
三 职钱459
四 厨钱459
五 餐钱459
六 厨料460
七 随身傔人衣粮餐钱461
八 寄禄俸给461
第二节 赏赐假期466
一 赏赐钱物466
二 赐宅474
三 赐宴474
四 疾卒恩赐481
五 官告宣麻490
六 辍朝与假期492
第三节 赠荫配庙494
一 赠封494
二 恩荫495
三 配享(附)配享表498
四 家庙500
注释500
职掌篇503
第一章 军队之编制与管理503
第一节 招军503
一 招填禁军504
二 募填厢兵506
三 募集乡兵507
四 招纳蕃兵510
一 校(教)阅法之修定与颁行511
第二节 教阅511
二 教阅时间及地点之编排513
三 教阅及训练官之选派516
四 教习方式之规定518
第三节 拣汰520
一 拣汰法条之议定与颁行521
二 遣官拣汰523
三 阅试与拍试524
第四节 屯戍525
一 屯驻526
二 驻泊528
三 驻扎530
四 分屯532
五 就粮533
第五节 迁转换官与审察升差534
一 迁补534
二 换官540
第六节 兵籍545
一 兵数与兵额546
二 兵籍分类及作用548
第七节 军俸552
一 封桩552
二 请受或请给555
第八节 军赏558
一 军赏之掌理方式558
二 军赏之分类562
第九节 刑禁576
一 刑禁权力之变动与条法之制定577
二 禁约之立定579
三 军队犯罪之处理方法581
第二章 国防与治安589
第一节 宋初讨叛及统一之决策与战守589
一 征李筠589
二 征李重进590
三 平荆南590
四 平後蜀590
五 平北汉591
第二节 防辽计划与对辽和战591
第三节 防夏计划与对夏战争596
第四节 对金防御与宋金和战611
第五节 对元之防战与南宋之亡623
第六节 防吐蕃计划与收复湟鄯二州626
第七节 交趾及西南蛮之防御与征讨629
一 对交趾战争与防御部署630
二 对湖北蛮作乱之处理631
三 对湖南蛮作乱之处理632
四 平安泸蛮拓地千里633
五 对黎州蛮之防御与布置634
六 讨广源蛮侬氏及善後措施635
七 对黎洞蛮人作乱之处理636
第八节 招捕盗贼636
一 北宋枢密院对盗患之措施636
二 南宋江南北之盗患与枢密院之招讨639
第一节 马政644
一 养马644
第三章 军备与军须644
二 买马650
三 运马659
四 验马665
五 马匹之分配与应用667
六 死病马之处理669
七 进马之处理671
(附)驿券驿牌与驿铺672
第二节 军器678
第三节 修筑城寨关堡681
一 河北路略葺城壁682
二 河东路筑诸寨682
三 陕西沿边五路修筑城堡关寨684
四 四川诸路筑堡寨689
五 荆湖南北路修筑城寨690
六 两浙路修置寨栅690
七 淮南及广南东路开濠堑立寨栅691
(附一)葺建营垒692
(附二)枢密院掌管制作或参阅之图籍692
(附三)枢密院废置或拨隶之路及州县694
第四节 营田与屯田695
(附)粮草之籴粜与桩管700
第四章 铨选与除罢702
第一节 武罢之选授702
一 铨选武臣702
二 差除武官708
三 武臣之磨勘叙复与换资721
(附)皇族授官迁官与恩赐725
第二节 文官之荐授与易罢727
一 推荐727
二 除授730
三 转官与回授733
四 罢黜734
第三节 归正及归明制度734
一 归正735
二 归明741
(附)对归明人之管理746
第五章 礼仪外交748
第一节 国信外交748
一 掌国书牒本回诏与外交文字748
二 参预国信事务750
三 参预接伴事务755
第二节 大礼祭祀757
一 册谥与丧礼757
二 祭祀765
三 行香上寿与建道场771
第六章 其他职掌773
第一节 编修与校勘773
一 编修正史及政制书773
二 编修敕令格式及条法779
三 编修枢密院有关文字781
四 编修国信礼仪书籍783
五 编修兵书784
六 其他编纂书籍785
七 校勘书籍786
一 兼摄宰相副相职位787
第二节 兼摄宰相副相职及参预地方民政787
二 地方民政789
(附)抚谕及巡视地方790
第三节 考试790
一 考试官791
二 点检试卷官792
三 参详官793
四 考校官793
第四节 财运794
一 枢密兼财经官795
二 财经之来源与节约795
三 转运798
四 财经支借799
一 治水801
第五节 工务801
二 修建桥梁805
三 修治诸堰805
四 修葺道观宫殿806
五 其他有关工务或木材事806
第六节 刑法戒约与赏给807
一 刑法807
二 戒励与约束812
三 俸给与赏赐814
第七节 杂务815
一 兼东宫官816
二 兼宣徽事817
三 兼皇官及行宫使818
四 侍立宣旨818
五 其他杂务819
关系与得失篇823
第一章 二府合分及其得失823
第一节 北宋枢密院分相权之利弊824
一 二府分职期824
二 二府关报期825
三 二府同议期826
四 三省枢密院同呈与独班奏事期835
五 三省枢密院制度破坏期850
第二节 南宋二府互兼与权相政治之形成852
一 南宋初权宜期852
二 变化期855
三 秦桧专政期857
四 二府争权期860
五 韩?胄专政期861
六 史弥远专政期862
七 二相兼枢密使第一期863
八 史嵩之专政期864
九 二相兼枢密使第二期864
十 谢董程丁独相兼枢密使期865
十一 贾似道专政期866
第二章 枢密院与有关官司869
第一节 枢密院与六部职掌之抵触869
一 枢密院与吏部869
二 枢密院与兵部871
三 枢密院与户部877
四 枢密院与刑部877
六 枢密院与工部878
五 枢密院与礼部878
第二节 枢密院与中央其他官司之关系879
一 枢密院与三司879
二 枢密院与审官西院880
三 枢密院与台谏880
四 枢密院与三衙885
五 枢密院与御营司888
第三节 枢密院与督府及帅司891
一 枢密院与督府891
二 枢密院与帅司894
注释903
第三章 宋枢密院之批判904
第一节 文武资枢密长贰与国势之关系904
第二节 枢密院内部之缺点914
一 枢密院行政之失915
二 枢密院官属之冗916
三 枢密官属俸给之滥917
四 枢密官属恩荫之滥917
五 枢密院职掌杂而不专918
第三节 宋辽金元枢密院制度之比较922
第四节 理想之宋枢密院制度937
一 枢密长贰937
二 枢密属员938
(附)枢密院直属官吏表940
三 枢密院附属机关940
四 枢密院职掌942
五 枢密院与有关官司职掌界限943
(附)枢密院附属机关及职掌表945
注释946
附录篇947
两宋枢密表凡例及说明947
北宋枢密表948
附:伪楚与宣仁枢密表1001
北宋枢密副贰结局表1002
南宋枢密表1003
南宋枢密表一1003
南宋枢密表二1014
南宋枢密表三1025
南宋枢密表四1027
南宋枢密表五1029
南宋枢密表六1051
南宋枢密表七1075
北宋枢密表注释1081
伪楚与宣仁枢密表注释1134
北末宋枢密副贰结局表注释1135
南宋枢密表注释1136
南宋枢密表一注释1136
南宋枢密表二注释1147
南宋枢密表三注释1161
南宋枢密表四注释1166
南宋枢密表五注释1168
南宋枢密表六注释1192
南宋枢密表七注释1213
引用书目1217
热门推荐
- 136643.html
- 1721577.html
- 3808171.html
- 3828491.html
- 18031.html
- 3759736.html
- 2535103.html
- 3696314.html
- 2252944.html
- 11084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72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87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76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82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41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45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60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02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94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6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