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放射性物质的安全使用【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放射性物质的安全使用
  • 范深根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ISBN:15175·463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放射性物质的安全使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放射性基础知识1

一、放射性及其度量单位1

1.放射性同位素2

2.放射性活度4

3.辐射量及其单位6

二、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9

1.α粒子9

2.β粒子10

3.γ射线11

4.中子12

三、辐射对人体的影响14

1.辐射效应分类和辐射损伤机理14

2.剂量与效应的关系15

1.天然本底照射18

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辐射照射18

2.辐射源应用中的照射21

3.环境污染23

4.受照剂量比较24

第二章辐射防护标准25

一、辐射防护的目的和标准25

1.辐射防护的目的25

2.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对辐射防护标准的建议26

3.辐射防护标准与相应的危险度28

4.辐射防护标准分类30

二、电离辐射的剂量当量极限32

1.受照人员分类33

2.最大容许剂量当量和限制剂量当量(剂量当量极限)34

3.剂量控制办法和应急照射35

4.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孕妇、授乳妇及18岁以下青少年受照剂量的限制36

5.几个器官受照和同时受内外照射时的剂量控制37

6.ICRP26号出版物的新建议40

7.终身累积剂量的限制41

三、放射性物质的最大容许浓度和限制浓度(推定空气浓度)42

1.放射性气溶胶42

2.放射性物质在体内的累积44

3.最大容许浓度和限制浓度及其计算的一般原则47

4.混合物的容许浓度51

5.ICRP30号出版物的新建议52

四、表面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控制水平54

1.制定表面污染控制水平的基本原则55

2.控制水平及计算中的几点假设56

第三章致电离辐射源的外照射防护60

一、辐射场强度计算60

1.点状γ源的辐射场强度60

2.皮肤表面β污染的吸收剂量63

3.中子辐射场中的剂量65

1.时间防护68

二、外照射防护的一般方法68

2.距离防护69

3.屏蔽防护71

三、屏蔽厚度计算和屏蔽体结构72

1.α、β粒子的屏蔽73

2.γ射线屏蔽76

3.中子的屏蔽94

4.屏蔽材料的结构形式100

2.屏蔽101

四、对建筑物的要求101

1.地点选择101

3.监测设施103

4.通风103

五、X线机和加速器的防护105

1.X线机106

2.加速器108

1.通则114

六、操作注意事项114

2.X线机和加速器115

第四章开放型放射性物质的安全操作117

一、开放型放射性物质安全操作的基本原则118

二、工作场所的分级及其要求120

1.放射性核素毒性分组120

2.工作单位的分类及地址选择121

3.工作场所分级123

4.对工作场所内部的要求127

三、放射性废物的处理141

1.固体放射性废物142

2.液体放射性废物145

3.气体放射性废物148

四、操作注意事项和防护用品153

1.操作注意事项153

2.个人防护用品和个人卫生155

1.主要危害因素157

五、放射性核素临床诊疗的安全防护举例157

2.临床应用时的安全操作159

3.实验室装备要求与“三废”处理163

六、放射性污染的去除164

1.去污的一般原则165

2.体表去污166

3.设备表面去污168

第五章辐射防护监测171

一、个人剂量监测172

1.外照射监测172

2.内照射监测178

二、工作场所监测184

1.外照射监测184

2.表面污染监测185

3.工作场所空气污染监测187

4.密封源密封性检查192

5.小结193

三、外环境监测195

四、辐射防护监测仪表197

1.探测原理和仪表结构198

2.辐射防护测量仪表介绍206

3.仪表的刻度和标准源207

4.测量注意事项225

第六章辐射防护管理227

一、应按放射性工作采取防护措施的界限227

二、规章制度231

三、贮存和运输234

1.放射性物质的贮存234

2.放射性物质的运输236

四、健康管理237

1.分类和分级240

一、事故分类和原因分析240

第七章辐射事故处理240

2.原因分析242

二、事故处理原则和准备工作244

1.事故处理一般原则244

2.准备工作245

三、事故处理方案和安全防护人员职责247

1.事故处理方案247

2.安全防护人员职责248

附录一常用放射性核素的某些物理和生物学参数表250

附录二剂量当量与β粒子和中子的通量密度及积分262

通量的换算262

附录三一些物质的密度263

附录四 国际制单位与现用辐射量单位换算表264

附录五ex和e-x值表265

附录六常用对数表(以10为底)268

主要参考资料2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