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漫话实用家庭经营策略【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刘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750057559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95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408页
- 主题词:家庭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漫话实用家庭经营策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鸡与蛋1
2.国民性对个人家庭的影响2
3.不赞成独身3
4.男女—永恒不变的话题4
5.男女平等的准确含义5
6.“大男子主义”的危害6
7.过分强调女权的危害7
8.女人眼中的男人与需要的男人8
9.男人眼中的女人与需要的女人9
10.男人与女人在生活中的相互影响10
11.男人应时刻向女人学习11
12.进化与退化同在12
13.男人、女人的退化13
14.平和、从容对待一切14
15.人生最大慎重—选择婚姻组织家庭15
16.择偶还应“门当户对”16
17.一见钟情与自由恋爱也有弊端17
18.一味追求情感是会损害利益的18
19.性格比属相更重要19
20.男女之事不是交易20
21.择妻看母、择婿看父21
22.用子女的婚姻当赌注与做交易是一种罪恶22
23.组成家庭是为自己谋幸福,而非父母之命、年龄使然23
24.家庭不是应急与赌博24
25.婚姻家庭不是锁链与坟墓25
26.谨防恶意婚姻26
27.人与人的关系从家庭开始27
28.组建家庭之前应完成资本原始积累28
29.原始积累之始—将一切变成现钱29
30.为生活做好准备30
31.家庭是培育人的综合素质的学校,而不是单项速成班31
32.建立健康、健全的家庭就是完善国民性32
33.现代城市文明程度标示国家文明程度33
34.家庭到底是什么?34
35.城市与农村家庭结构的差异35
36.“根据地”的重要性36
37.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37
38.家庭的类型38
39.家庭的模式与风格39
40.契约夫妻40
41.等价婚姻的必要性41
42.尊重民族习惯、移风易俗42
43.树立公众意识43
44.永远不做后悔的事44
45.改变观念从家庭做起45
46.家庭是有血缘与亲情关系的“组织”46
47.主动提供个人档案与家庭健康状况47
48.观念与目标影响成败、大小与人的品质48
49.30岁以上家庭生活特点49
50.三十立业、四十富有,晚年才不成问题50
51.让1+1>无限51
52.家庭的外部环境52
53.家庭行为规范是生存发展的根本53
54.管理与经营从家庭开始54
55.家庭管理—坚持原则、求同存异55
56.家庭权力管理56
57.家庭“职务”57
58.“领导”的艺术与内涵58
59.控制的本质59
60.家庭管理因人而易60
61.没有经营管理的家庭必败61
62.家庭生活水准、质量、层次体现家庭经营水平62
63.重复中的创新—经营的最高境界63
64.令人钦佩—管理的最高境界64
65.提倡尊重个人的选择权利65
66.相互维护的重要性66
67.善待男人与尊重女人67
68.男女对立是家庭、社会的隐患68
69.满意度—家庭经营的程度69
70.树立良好的家庭整体形象70
71.激发灵感与创造生活情趣71
72.家庭奖惩制度化72
73.参与家庭管理,全面了解形势与内情73
74.信念与信仰74
75.良好的信誉是为人治家不败的法宝75
76.适应并融入环境—容与融76
77.分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必要性77
78.永远的配合与合作78
79.家庭就是琐事组成的79
80.家务无止境80
81.团结起来,内外有别81
82.家庭生活规律化82
83.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认清自己的位置83
84.男人的角色与生活准则84
85.女人的角色与生活准则85
86.孩子的角色与生活准则86
87.老人的角色与生活准则87
88.塑造自身的不可替代性88
89.男性化家庭的特点89
90.女性化家庭的特点90
91.时刻改造自己,不要试图改变别人91
92.在要求别人十全十美之前,先看看自己如何?92
93.生存中的“假设”93
94.职业、工作、专业、职务对家庭的影响94
95.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职业95
96.职业、收入、医疗、积累、家庭、财富—一个都不能少96
97.改变思维、行为方式与习惯及专业、职业是痛苦的97
98.冷与热—职业选择源自对专业及社会发展需求的了解、理解98
99.选择职业、工作、投资时一定要摸清底细与从长计较99
100.普通技能与专业技能100
101.男人最大的悲哀—一生选错专业、职业101
102.女人最大的悲哀—一生选错男人102
103.工作是为了效益而不只是为了打发时间103
104.将工作与生活分开—避免矛盾的方法104
105.夫妻间至少有一个要有固定收入105
106.慎重工作调动—频繁跳槽不可取106
107.家虽好却不能总在家呆着107
108.将对方的事业、工作及利益视为自己生命生活中的一部分108
109.一旦失业,如何面对109
110.务实与实用性110
111.单位观念与“大锅饭”会影响家庭进步111
112.家庭生活中的预见性112
113.秩序与程序至关重要113
114.时刻总结经验教训114
115.大而精与小而全115
116.成功的动力—无家庭生活后顾之忧116
117.永不冒进117
118.人是会变的、可变的、必须变的118
119.为人治家之道—责任、诚信119
120.责任、义务、权利120
121.责任、义务、供给121
122.默契—家庭最高境界—螺丝与螺母的关系122
123.服从是为人治家的根本123
124.真正的团队精神124
125.自私是对别人的伤害,是矛盾的起因125
126.“家长”意志不可取126
127.自我价值服从家庭利益127
128.为了利益也要宽容包容128
129.谦和—旺家之本129
130.尊重别人就等于尊重自己130
131.“熟人不讲理”与“杀熟”不可取131
132.正视每一个人132
133.在人事方面的成功,才是真正全面的成功133
134.学会并能平衡人与事134
135.予人方便,于己方便135
136.为人处事多准备几种方法136
137.定期沟通是十分必要的137
138.细节最能体现水准、层次、本质138
139.知足可以,但不一定常乐139
140.为人治家是相互的140
141.人生为客,只有为社会、他人及家庭做出努力才是主人141
142.信任—让人依靠,但不能让人依赖142
143.生活不能只凭印象和跟着感觉走—家庭的原则性143
144.家庭成员生活空间的必要性与互补性144
145.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与别人带来希望与快乐145
146.宽松的家庭环境有助于思考与创造146
147.生理、心理健康对家庭的影响147
148.无味的“勤劳”是一种病态148
149.用心灵去体味、沟通149
150.夫妻之间每天至少沟通2小时150
151.性是夫妻间的一种沟通的语言151
152.信任源自信誉152
153.关心从一点一滴做起153
154.家庭无竞争154
155.父母与子女155
156.不要总看别人好—客观的比较156
157.生活质量的多元化157
158.家庭科技化与文化含量—实现家庭资产财富化158
159.做合格称职的父母159
160.成年人再教育与再就业的必要性160
161.“养”的学问与功夫161
162.养而不教无益162
163.提倡对养育的回报163
164.知恩必报是人信誉的一部分164
165.知恩与感激是生存的动力165
166.不妨也过“感恩节”166
167.自立、自养的观念从小做起167
168.溺爱—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人类千年的家庭问题168
169.重新界定普及教育169
170.教育的老问题—应试与死记硬背170
171.创造性的教育是极为必要的171
172.“玩”是学问—学会轻松出成果172
173.尽量让孩子多接触人与事173
174.过度人为地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是有害的174
175.不要拿孩子作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实验品与牺牲品175
176.独生子女家庭的问题176
177.夫妻双方对待各自亲属的方法177
178.摒弃毫无意义的规矩套路178
179.“特权”的本质179
180.将敬老的老观念变成有选择的科学的责任180
181.帮不上忙,也不要添乱181
182.老人也需要自立自养182
183.老年人更当储蓄183
184.健康、快乐、幸福家庭应具备的条件184
185.忙有度,不可太闲,闲生事185
186.适当享受有益身心健康186
187.家庭娱乐是极为必要的187
188.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保持生活的鲜活188
189.家庭养性、养生之道189
190.保健与慎药190
191.家庭环保191
192.秩序、卫生、整洁是为人治家之道192
193.脏、乱、差是贫困的标志193
194.宠物只是宠物而已194
195.明白比糊涂好195
196.家庭中不存在“应该”196
197.强迫与被迫是人生中最大的不幸197
198.穷人心理最可怕198
199.杜绝等、靠、要依赖救济的想法、做法199
200.不要用“平凡”掩盖懒惰与无能200
201.没有白养、白吃、白拿、白占的好事201
202.没有可占的便宜—家庭趋利避害的法宝202
203.不要做有损家庭成员感情的事203
204.语言、行为比金钱更重要204
205.所有人都乐意接受顺耳忠言205
206.真诚地赞美别人是一种美德与良好习惯206
207.夫妻只需客观,不需过多指责与批评207
208.回避问题与矛盾不是成功者所为208
209.“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可取—要讲原则与是非观念209
210.隔行如隔山—不懂的事可以学,但最好少开口210
211.勿伤自尊与自尊心211
212.“面子”的学问212
213.不制造泡沫,一旦身陷其中应如何面对?213
214.家庭不需要推销214
215.假、冒、伪、劣—其害无穷215
216.家有高官、名人,不得安宁216
217.短处勿轻揭217
218.出卖别人等于出卖自己218
219.虚荣与比较—潜在的危害219
220.不欺人与不自欺220
221.偏爱是矛盾的开始221
222.适当保留隐私222
223.陋习—窥视他人隐私与幸灾乐祸223
224.家庭隐形杀手—抱怨224
225.猜疑—家庭生活的定时炸弹225
226.恶言恶语的真诚与直率比虚伪更能消磨人的意志226
227.无知的偏执不仅愚蠢而且害人害己227
228.逆反、对着干、报复—败家伤人害己之患228
229.疾病、情绪、更年期—都不是放任自己的借口229
230.全民经济意识有待正确引导与培养230
231.资本时代家庭是生存、发展成功的起点231
232.经济决定家庭结构232
233.家庭收支特点233
234.财富经营教育—家庭成员的必修课234
235.拥有财富构想教育235
236.家庭微观经济与社会宏观经济的结合236
237.金钱=时间+健康+工作237
238.信息对家庭的影响238
239.2080规律239
240.家庭股份制经营240
241.建立合同意识241
242.检验个人能力的正常生存生活标准242
243.获取金钱、财富的几种方式243
244.短、平、快的积累方式—交叉积累244
245.有效“均衡”与侧重245
246.比例与均衡的重要性246
247.概率选择与决策247
248.家庭成本与收益248
249.个人效率与家庭效率并重249
250.“需要”才会改变人250
251.“需要”易导致失误251
252.“用金钱改变自身”的得失252
253.一分钱主义253
254.钱财如水254
255.尽量避免因决策失误导致的苦难255
256.提倡私有财产不容侵犯256
257.爱护公物与共有财产从家庭做起257
258.家庭经济—在人、钱、物之间258
259.家庭经济中的“静态”与“动态”259
260.生活不是短平快,而是细水长流260
261.温饱不等于第二次“翻身”261
262.改变赚小钱的“现实”观念262
263.树立尊重有偿使用一切的观念263
264.勿滥用金钱的“补偿性”264
265.节检—旺家之道与永恒的美德265
266.“节”与“俭”不同266
267.无味的“节省”是一种错误267
268.吃老本—自欺与欺人268
269.减免一切没必要的开支与活动269
270.近期效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270
271.摒弃千年官本位、重学弃商、抑商的偏见与陋习271
272.官财情结与人为的阶层观念272
273.正视金钱、资本与财富,拜金无益273
274.提倡社会与家庭经营而非全盘商品化274
275.家庭经济产业化275
276.善于理财比高收入更为重要276
277.条件允许,最好请专业人士协助理财投资277
278.家庭收支明细账278
279.应交纳的家庭生活费用与建立共用基金279
280.家庭日常消费明晰化280
281.财务收支专人负责281
282.严格执行家庭预算282
283.家庭资金使用分配比例283
284.收入应永远大于支出284
285.真实的比例与数据反映质量285
286.透支会引发恶性循环286
287.储蓄越早越好287
288.家庭储蓄与个人储蓄288
289.积累是生存与抵御突发事件与风险的必要准备289
290.万元以上积累可以独立290
291.尽量不要将财富化整为零291
292.“零碎儿”大开销292
293.定期盘点与查账293
294.遇到问题时,会发现金钱准备不足294
295.私设小金库是自私自利的行为295
296.侵吞他人财物是可耻与违法的296
297.经济高涨时期家庭应该怎么做?297
298.经济低谷与危机时家庭应该怎么做?298
299.勿再因金钱争吵299
300.“穷打、富折腾”—败家的怪现象300
301.贫穷=落后301
302.学习、教育费用专款专用302
303.投资一定要慎重303
304.置业—无须重复304
305.家庭消费周期305
306.家庭置换周期306
307.定期改善家庭设施307
308.什么都可以缓办,房子是第一大事308
309.住的学问309
310.生活必需品必常备310
311.家以食为先311
312.吃的学问312
313.穿衣打扮的学问313
314.交通、通讯的必要性314
315.家庭与水、火、电、气的使用315
316.千元以上投资与消费需大家参与316
317.慎对医疗保险及其他社会保障317
318.拥有的最直接省力的投资方法—入股与并购318
319.投资合作人利益最大化—让别人获利是自己获利的前提319
320.家族化经营的利弊320
321.如有私营企业,勿与家庭生活搅在一起321
322.谨慎免伤财322
323.税是要交纳的323
324.家庭中男女角色的消费特点324
325.娱乐、服务的新物质时代—个人家庭的消费与投资325
326.将家庭消费、投资再分配科学化、合理化326
327.消费是一定要选择的327
328.不轻易花钱,才会有钱328
329.需求层次不同—大商场、超市、偏僻小店329
330.建立个人财产与消费档案330
331.数量、质量均摊的消费观念331
332.客观看待媒体与广告332
333.消费与损耗333
334.家庭“消费剩余”是一种浪费334
335.品牌消费量入而出335
336.情绪化消费不可取336
337.“偏好”的支出适可而止337
338.杜绝消费“癖好”338
339.“超前消费”的弊端339
340.造风害人,追风害己340
341.不轻易借货341
342.如有债务必尽快尽早清偿342
343.不赞成家庭雇佣343
344.有些东西,租比买合适344
345.每个人手里都该常备零用钱345
346.有条件提倡家庭分立346
347.家庭综合评估347
348.家庭国际化348
349.感情与精神鼓励,更需财力支持349
350.兑现承诺,而且不在质量和价格上打折扣350
351.帮助他人是美德,也是社会的责任351
352.施舍于人于己无益352
353.不赞成无味的捐助353
354.公益投资是为了每一个人354
355.胜不一定为王,败不一定为寇355
356.共同面对失败356
357.家庭不败的必要条件—客观科学地制定计划357
358.能坚持多久?358
359.坚持就是胜利359
360.讲究·将就360
361.败家伤人的恶习—窝里斗361
362.浪费—败家之首恶362
363.堵塞不畅是一种浪费363
364.懒惰—败家之源364
365.盲目—败家之相365
366.贪婪—败家之祸366
367.干扰是罪恶367
368.天下第一恶—偷盗抢掠368
369.败家之情—婚外情369
370.家庭腐化是社会腐败的根源370
371.远离嫖、赌、毒371
372.遵纪守法远离诉讼372
373.一走了之,既是逃避又是不负责任373
374.烦恼苦闷向谁说374
375.最好找人裁决解决家庭成员与外界矛盾375
376.离婚并非解决矛盾最好的方法376
377.离婚的主要原因是渴望稳定的家庭经济生活与精神空间377
378.假如离婚,应做好善后处理378
379.家庭对人的负面影响379
380.单亲家庭的问题380
381.重组家庭更须细致周全381
382.择地择邻而居382
383.慎重搬迁383
384.邻里相处保持距离384
385.融入社会及其对家庭生活产生的影响385
386.家庭外交的重要性386
387.礼是要送的387
388.为他人为人,等于为自己为人388
389.遭遇抵制与不被理睬,预示着落后与危机389
390.慎重交友390
391.与人共事不必立即答复,三思而后行391
392.不上当不受骗的关键在于不贪便宜392
393.正确对待关系与义气—做事要有原则393
394.有事外面谈394
395.远小人395
热门推荐
- 3542469.html
- 2621521.html
- 2451725.html
- 3732923.html
- 1490639.html
- 1579272.html
- 2714227.html
- 3556235.html
- 3534340.html
- 8449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21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98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63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4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14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01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81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56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00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