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家学实务:上【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沈珺,朱春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3422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71页
- 文件大小:121MB
- 文件页数:495页
- 主题词:企业领导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家学实务: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领导科学3
第1章 领导的概述3
1.1领导的含义3
1.1.1领导的定义3
1.1.2领导的科学与艺术4
1.1.3领导的理性与感性5
1.2关于领导的理解5
1.2.1领导的职能5
1.2.2领导的实质6
1.2.3领导的教育与经验8
1.2.4领导的评估9
1.2.5领导的手段10
1.3领导与管理的区别10
1.3.1管理与领导的辨析10
1.3.2管理与领导的联系14
1.3.3领导与管理的区别15
1.3.4领导和管理在具体工作上的区别18
1.4当代对领导方式研究的新成果21
第2章 领导者素质26
2.1领导者素质的含义26
2.1.1领导者素质的定义26
2.1.2领导素质的把握27
2.1.3领导者素质的特点28
2.1.4领导者素质的意义30
2.2领导者素质的基本内容31
2.2.1政治思想素质32
2.2.2文化知识素质33
2.2.3领导能力素质34
2.2.4道德品质素质39
2.2.5心理素质42
第3章 领导心理51
3.1领导心理概述51
3.1.1领导心理的含义51
3.1.2领导心理的内容51
3.1.3影响领导心理的社会因素52
3.2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心理53
3.2.1领导者的心理及其调适53
3.2.2追随者的心理及其训练57
第4章 领导权力66
4.1领导权与权力66
4.1.1领导权与权力的含义66
4.1.2对权力的正确认识与运用68
4.2领导权的构成70
4.2.1决策权70
4.2.2组织权70
4.2.3指挥权71
4.2.4人事权71
4.2.5奖惩权72
4.2.6控制权72
4.2.7监督权72
4.2.8其他权73
4.3职、权、责、利的关系73
4.3.1职与权的分离74
4.3.2权与责的分离75
4.3.3职与责的分离75
4.3.4职、责、权与利的分离76
4.3.5“揽权”与“越权”76
4.3.6“抗衡”与“架空”76
4.4领导者的科学授权77
4.4.1科学授权的意义77
4.4.2科学授权的原则78
4.4.3科学授权的模式79
4.4.4科学授权的障碍80
4.4.5授权的奖惩力度81
第5章 领导基本职责90
5.1领导班子结构90
5.1.1领导班子结构的含义90
5.1.2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化的标志90
5.1.3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91
5.2领导者的基本职责93
5.2.1科学决策93
5.2.2执行政策97
5.2.3知人善任99
5.2.4使用人才101
5.2.5组织管理104
5.2.6检查总结107
第6章 领导方法112
6.1领导方法的含义与特点112
6.1.1领导方法的含义112
6.1.2领导方法的特点112
6.2领导的思想方法113
6.2.1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113
6.2.2辩证思维的思想方法114
6.2.3现代科学思维方法115
6.3现代科学方法119
6.3.1系统方法119
6.3.2信息方法120
6.3.3控制论方法121
6.3.4“木桶理论”方法121
第7章 领导艺术123
7.1领导艺术的含义、特点与原则123
7.1.1领导艺术的含义123
7.1.2领导艺术的特点124
7.1.3运用领导艺术的原则125
7.2常见的几种领导艺术126
7.2.1总揽全局的艺术126
7.2.2科学决断的艺术126
7.2.3推动工作的艺术128
7.2.4巧用“外脑”的艺术129
7.2.5驾驭人才的艺术129
7.2.6正确授权的艺术130
7.2.7人际交往的艺术131
7.2.8消除逆反心理的艺术133
7.2.9调适矛盾的艺术134
7.2.10管理非正式群体的艺术135
7.2.11激励示范的艺术136
7.2.12开展批评的艺术137
7.2.13语言表达的艺术138
7.3提高领导艺术的途径139
第8章 领导激励与沟通146
8.1领导激励概述146
8.1.1领导激励的含义146
8.1.2激励在领导中的作用146
8.1.3激励的特点146
8.1.4激励的要素146
8.1.5激励的过程模式147
8.2激励理论147
8.2.1双因素论147
8.2.2期望理论148
8.2.3公平理论149
8.3激励的方式与手段150
8.3.1物质利益激励150
8.3.2社会心理激励151
8.3.3工作激励154
8.4沟通156
8.4.1沟通的含义与类型156
8.4.2管理沟通的障碍156
8.4.3有效沟通的原则157
8.4.4沟通的技巧157
8.4.5沟通的语言艺术160
8.4.6有效沟通的方式162
第9章 与领导相关的概念及应用168
9.1与领导相关的概念168
9.1.1领导与共事者168
9.1.2领导与价值约束169
9.1.3价值观与领导170
9.1.4领导和组织价值观170
9.1.5领导与情商171
9.1.6领导与人格171
9.1.7关于人格魅力172
9.1.8领导行为173
9.2与领导相关的应用173
9.2.1如何发现你的领导力173
9.2.2获得领导力的6种方式174
9.2.3领导力提升的几项法则175
9.2.4领导者要有一定的勇气176
9.2.5几种没有效率的领导者180
9.2.6塑造领导者形象的几个方法181
9.2.7领导的九大思考184
9.2.8辨识危险领导的几个指标184
第10章 关于领导科学的阅读与分析187
第2篇 公司治理209
第11章 公司治理概述209
11.1公司治理209
11.1.1公司治理的由来209
11.1.2公司治理理论的主要派别217
11.1.3公司治理的内涵218
11.1.4公司治理的主体与客体220
11.1.5利益相关者的制衡222
11.2关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226
11.2.1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提出226
11.2.2“两权分离”理论228
11.2.3“两权分离”理论的缺陷228
11.3对公司权力结构的新界定230
11.3.1公司所有权231
11.3.2公司控制权231
11.3.3公司治理233
11.3.4公司经营234
11.4公司控制与公司治理235
11.4.1作为控制权基础的股权236
11.4.2作为控制权基础的债权237
11.4.3公司控制的双重基础股权与债权相结合238
11.4.4关于控制权运作的机制238
11.5公司治理的功能242
11.5.1任免公司首席执行官及高级经理243
11.5.2行使战略决策权243
11.5.3监督和控制公司的运营绩效244
第12章 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245
12.1利益相关者理论245
12.1.1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内容245
12.1.2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246
12.1.3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实质248
12.2利益相关者研究250
12.2.1实行“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的对策研究250
12.2.2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公司治理结构253
12.2.3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现实应用中存在的问题255
12.2.4利益相关者治理的展望259
第13章 职工持股与公司治理261
13.1职工持股的含义261
13.1.1职工持股计划的概念261
13.1.2职工持股的特征261
13.1.3职工持股计划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262
13.2职工持股计划的建立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266
13.2.1我国建立职工持股制度的基本原则266
13.2.2职工持股计划的理论模式268
13.2.3建立职工持股计划的意义270
13.3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与机制273
13.3.1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273
13.3.2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激励与约束275
第14章 企业家激励与公司治理277
14.1关于企业家的理论277
14.1.1企业家理论277
14.1.2企业家激励的重要性279
14.2企业家的素质与修养279
14.2.1企业家的地位与作用279
14.2.2企业家的良好素质与修养体系280
14.2.3企业家的修身养性283
14.2.4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家素质与修养的特殊性285
14.3企业家的精神因素286
14.3.1关于创新精神287
14.3.2关于合作精神287
14.3.3关于创业精神288
14.4企业家激励的制度分析288
14.4.1企业家激励机制的理论分析288
14.4.2我国企业家激励存在的制度缺陷291
14.5企业家激励机制的优化设计298
14.5.1激励机制系统结构优化设计的原则298
14.5.2企业家激励方式的现实可行性研究300
14.6国外管理层收购与我国经营者认股的比较分析304
14.6.1经营者持股304
14.6.2管理层收购305
14.7上市公司企业家的激励306
14.7.1年薪制306
14.7.2股票期权制307
14.7.3年薪制与股票期权制的比较307
14.8家族公司企业家的激励309
14.8.1家族公司在一国经济中发挥的作用309
14.8.2家族公司经理人的激励310
14.9企业家激励的有效性312
14.9.1激励失效的表现312
14.9.2激励有效性的标准316
14.9.3提高激励有效性的途径317
第15章 公司内部治理319
15.1公司内部治理与内部控制319
15.1.1公司内部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含义319
15.1.2公司内部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区别319
15.1.3公司内部治理与内部控制的联系320
15.2股东大会322
15.2.1股东权利322
15.2.2股东大会的形式322
15.2.3股东大会的运行机制323
15.3董事会324
15.3.1董事会的性质与责、权、利325
15.3.2董事会的结构设计326
15.3.3董事会的内部委员会设计327
15.3.4董事会的考核329
15.4多层次的财务监督330
15.4.1财务分层理论及多层次的财务监督330
15.4.2公司治理与公司内部财务监督331
15.5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改进332
15.5.1“董事会-监事会”二元结构模式的调整332
15.5.2监事会制度的困境与出路334
15.5.3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理论与经验335
15.5.4公司内部治理可选择的方案及其剖析338
第16章 公司外部治理342
16.1我国公司治理外部环境的分析342
16.1.1制度环境342
16.1.2市场环境345
16.1.3文化环境346
16.2证券市场与公司治理347
16.2.1融资机制与公司治理347
16.2.2价格机制与公司治理348
16.2.3并购机制与公司治理349
16.2.4报酬机制与公司治理351
16.3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352
16.3.1机构投资者352
16.3.2机构投资者介入公司治理的原因352
16.3.3机构投资者介入公司治理的方式353
16.3.4对机构投资者介入公司治理的评价354
16.4银行与公司治理354
16.4.1主银行制的特点355
16.4.2主银行的治理机制356
16.5我国家族企业外部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357
16.5.1问题的提出357
16.5.2家族企业外部治理机制的内涵358
16.5.3我国家族企业外部治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358
16.5.4我国家族企业外部治理机制的优化360
第17章 跨国公司的治理结构363
17.1跨国公司概述364
17.1.1跨国公司的内涵和定义364
17.1.2跨国公司产权研究的理论基础365
17.1.3跨国公司的股权结构选择366
17.1.4委托-代理模型的国际拓展367
17.1.5跨国代理成本及代理风险368
17.1.6多层代理下的跨国公司与国有企业治理绩效的比较分析370
17.2国外跨国公司母公司治理机制综述371
17.2.1主要的公司治理模式371
17.2.2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化372
17.2.3国内对国外跨国公司母公司治理结构的借鉴374
17.3国外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治理机制375
17.3.1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治理机制375
17.3.2跨国公司在华三资子公司的治理模式375
17.4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的治理378
17.4.1控股权生死攸关378
17.4.2母公司主导公司治理模式379
17.4.3控制人权、财权的主要手段380
17.4.4分配机制完善381
17.5跨国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与要求383
17.5.1跨国公司治理的特殊性383
17.5.2跨国公司治理的要求385
第18章 中国家族企业治理391
18.1家族企业国内外研究现状393
18.1.1家族企业的国外研究393
18.1.2家族企业的国内研究397
18.1.3家族企业国外研究存在的问题400
18.2中国家族企业的特征与优劣势分析401
18.2.1中国家族企业的特征401
18.2.2中国家族企业的优势与劣势分析403
18.3中国家族企业治理问题分析405
18.4中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分析409
18.4.1业主型治理409
18.4.2利益相关者的引入414
18.4.3折中型治理模式中内部治理结构的构建416
18.4.4折中型治理模式中外部治理结构的构建418
18.5中国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构建419
18.5.1中国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困境419
18.5.2中国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变迁趋势421
18.5.3中国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构建原则423
18.6中国家族企业外部治理机制的优化路径424
18.6.1资本市场治理机制的优化424
18.6.2经理人市场治理机制的优化425
18.6.3外部法律法规治理机制的优化426
18.7家族企业发展的治理模式427
18.7.1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选择427
18.7.2基于生命周期的家族企业治理模式428
18.7.3家族企业发展治理模式的构建429
第19章 公司治理的现实选择436
19.1公司治理选择的限制条件436
19.1.1市场环境的不完善437
19.1.2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制约437
19.1.3社会环境的滞后438
19.2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选择438
19.2.1股东大会的功能定位439
19.2.2董事会的制度安排440
19.2.3监事会的制度安排443
19.2.4经理薪酬计划444
19.2.5公司内部控制446
19.3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选择449
19.3.1完善证券市场的监控作用449
19.3.2培育理性的投资者450
19.3.3完善法律制度451
19.3.4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452
19.3.5完善信息披露机制454
第20章 关于公司治理的阅读与分析457
参考文献471
热门推荐
- 3399659.html
- 2259533.html
- 1169633.html
- 1409811.html
- 3588208.html
- 3838617.html
- 1435995.html
- 1610394.html
- 495519.html
- 1382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4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44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00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93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7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49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33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04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25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3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