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成像的物理原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美)斯普罗斯(Sprawls,Perry)著;黄诒焯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40557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98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522页
- 主题词:医学图象-物理学 物理学-医学图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学成像的物理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图像特征和质量1
1-1 引言和概述1
1-2 图像质量2
一、图像对比度3
二、模糊和细节的可见度5
三、噪声6
四、伪迹7
五、畸变8
六、折衷和兼顾8
1-3 组织特征和图像形式8
1-4 图像观察条件9
一、客观对比度11
二、背景亮度11
三、物体大小11
1-5 观察者的操作12
六、背景结构12
五、眩光12
四、观察距离12
第二章 能量和辐射15
2-1 引言和概述15
2-2 能量形式和转换16
2-3 辐射17
一、电磁辐射17
2-4 能量单位和有关的量18
二、粒子辐射18
一、焦耳19
二、热单位19
三、克拉德19
四、尔格20
五、电子伏20
六、功率20
七、强度20
2-5 辐射的量子性21
一、光子能量22
二、频率23
2-6 电子和能量24
三、波长24
一、静止质量能量25
二、动能26
三、势能26
四、能量交换26
五、能量转移28
2-7 电学量29
一、电流29
二、电量和电荷30
三、电压30
四、功率31
五、总能量32
2-8 X射线电路32
2-9 交流电32
3-1 引言和概述34
3-2 单位制34
第三章 辐射量和单位34
3-3 辐射量35
3-4 光子37
一、光子浓度(流量)37
二、总光子数37
3-5 照射量38
一、概念38
二、表面积分照射量39
一、能流41
3-6 能量41
二、总能量43
3-7 吸收剂量43
一、概念43
二、单位43
三、积分剂量44
3-8 生物效应45
一、剂量当量45
3-9 光47
一、发光率47
二、相对生物效应47
二、光照度48
3-10 射频辐射49
第四章 物质的性质和结构50
4-1 引言和概述50
4-2 核结构50
一、组成51
二、核素52
4-3 核的稳定性56
4-4 原子核能58
4-5 电子59
一、电子数59
二、能级60
三、浓度62
第五章 放射性转变65
5-1 引言和概述65
一、β发射67
5-2 同量异位转变67
二、正电子发射70
三、电子俘获71
5-3 同质异能转变72
一、γ发射72
二、内转换74
5-4 α发射75
5-5 放射性核素的制造78
6-2 放射性的寿命79
第六章 放射性79
6-1 引言和概述79
一、半衰期80
二、变换常数(衰变常数)81
三、放射性物质的量81
四、累积活度82
6-3 活度与时间83
剩余部分数与半衰期84
6-4 放射性平衡86
一、长期平衡87
二、瞬变平衡89
6-5 有效寿命91
第七章 X射线的产生93
7-1 引言和概述93
7-2 X射线管93
一、功能93
二、阳极93
三、设计95
四、焦斑95
五、阴极95
六、管壳96
七、机壳96
7-3 电子的能量97
一、势能97
二、动能97
一、产生过程98
二、光谱98
7-4 轫致辐射98
三、KVp100
7-5 标识辐射101
一、产生过程101
二、钨标识谱102
三、钼标识谱102
四、KVp102
7-6 效率103
一、概念103
一、概念104
二、KVp104
二、KVp104
7-7 功效(输出)104
三、阳极材料104
三、波形105
第八章 X射线管的供电与控制106
8-1 引言和概述106
8-2 KV的产生106
一、变压器的原理107
二、高压变压器108
三、自耦变压器109
8-3 整流110
一、整流器110
二、整流电路111
三、全波112
四、半波112
8-4 电压波形和X射线的产生112
一、单相和恒压112
二、三相114
8-5 电容器116
一、电容器工作原理116
二、能量的存储117
三、滤波118
8-6 高频电源118
8-7 MA控制118
一、手控计时器120
二、自动曝光控制120
8-8 照射计时120
8-9 质量保证措施121
第九章 X射线管的加热和冷却122
9-1 引言和概述122
9-2 热的产生122
9-3 热容量124
9-4 焦点区125
一、焦点的尺寸127
二、阳极角128
三、阳极的旋转速率129
四、千伏波形129
9-5 阳极体131
9-6 管壳133
9-7 小结133
第十章 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34
10-1 引言和概述134
10-2 相互作用的类型134
一、光子的相互作用134
二、电子的相互作用137
三、正电子的相互作用141
10-3 光子相互作用率142
一、衰减142
二、光电作用率145
三、康普顿作用率147
四、散射的方向148
五、散射辐射的能量148
10-4 相互竞争性作用149
11-1 引言和概述152
第十一章 辐射的穿透作用152
11-2 光子的射程153
11-3 半值层154
11-4 X射线束的质量157
11-5 滤过作用158
11-6 散射的穿透作用161
11-7 穿透163
12-2 对比度类型164
12-1 引言和概述164
第十二章 X射线图像的形成和对比度164
一、客观对比度165
二、主观对比度167
三、图像对比度167
12-3 光子能量(KVp)的影响168
一、软组织的X射线照相术169
二、钙169
三、碘和钡对比度媒质170
12-4 区域对比度171
第十三章 散射辐射和对比度174
13-1 引言和概述174
13-2 对比度减小174
13-3 准直176
13-4 空气隙177
13-5 格栅178
13-6 格栅穿透180
一、散射性穿透181
三、对比度的改善182
二、原辐射穿透182
四、伪迹185
13-7 格栅选择186
第十四章 X射线照相接收器188
14-1 引言和概述188
14-2 屏的功能189
一、X射线的吸收189
二、光线的产生189
14-3 接收器的灵敏度190
三、曝光的减小190
一、材料191
二、光谱特征192
三、厚度193
四、光子能量(KVp)193
14-4 图像的模糊194
一、屏和胶片的接触194
二、穿过195
14-6 伪迹196
14-5 图像的噪声196
三、晕光作用196
第十五章 照相过程及胶片感光度197
15-1 引言和概述197
15-2 胶片的功能198
一、图像的记录198
二、图像的显示198
15-3 光密度199
一、光的穿透199
三、图像的贮存199
二、测量方法200
15-4 胶片的结构201
一、基底201
二、乳胶201
15-5 照相的处理202
一、潜像的形成202
二、显影203
四、冲洗205
三、定影205
五、烘干206
15-6 感光度206
一、成分207
二、处理208
三、光的颜色(波长)209
四、曝光时间211
15-7 质量控制212
伪迹212
第十六章 胶片对比度特性213
16-1 引言和概述213
16-2 对比度的转移214
一、特性曲线215
二、对比度曲线217
三、γ值218
四、平均梯度219
二、主观对比度范围220
一、曝光误差220
16-3 胶片幅度220
16-4 胶片类型221
16-5 处理的效果224
一、过处理224
二、欠处理224
16-6 胶片灰雾度224
四、辐射照射225
三、热和老化225
二、化学作用225
一、固有的原因225
第十七章 X射线照相光密度的控制226
17-1 引言和概述226
17-2 X射线发生器227
一、MA227
二、照射时间228
三、KVp229
17-3 接收器的灵敏度231
五、X射线管231
四、波形231
格栅232
17-4 患者232
17-5 距离和面积233
17-6 自动曝光控制234
第十八章 细节的模糊度、分辨率和可见度236
18-1 引言和概述236
18-2 模糊度236
18-3 细节的可见度238
18-4 失锐240
18-5 分辨力241
18-6 调制转换函数245
第十九章 X射线照相的细节248
19-1 引言和概述248
19-2 体位和放大率248
19-3 移动模糊251
19-4 焦点模糊251
二、制造厂的容差253
一、焦点尺寸253
三、图像发晕254
四、强度分布254
五、阳极角度254
六、焦点尺寸的测量255
19-5 接收器模糊257
19-6 复合模糊258
第二十章 荧光透视成像系统263
20-1 引言和概述263
20-2 影像增强管264
一、增益265
二、转换系数265
三、对比度268
四、模糊度268
五、噪声269
20-3 视频系统269
一、视频(显像)原理269
二、对比度272
三、模糊度273
四、噪声275
20-4 光学系统和摄像机276
一、图像分配器278
二、摄像机279
20-5 接收器的灵敏度281
一、荧光透视281
二、X射线照相术281
21-2 对可见度的影响283
第二十一章 图像的噪声283
21-1 引言和概述283
21-3 量子噪声284
21-4 接收器的灵敏度286
一、屏-胶片X射线照相术287
二、影像增强X射线照相术289
三、荧光透视292
21-5 晶粒和结构噪声293
21-8 模糊对噪声的影响294
21-6 电子噪声294
21-7 对比度对噪声的影响294
21-9 图像积分法295
一、人的视觉295
二、视频摄像管296
三、数字处理296
21-10 图像减影296
第二十二章 数字成像系统和图像处理297
22-1 引言和概述297
22-2 数字图像297
一、矩阵的大小298
二、像素值298
三、图像的转换300
四、核图像的采集301
22-3 图像的处理305
一、减小噪声305
二、对比度的改进306
三、图像减影307
一、轮廓图309
二、感兴趣的范围309
22-5 显示的控制309
22-4 定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309
第二十三章 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311
23-1 引言和概述311
一、X射线管和机架313
二、准直313
23-2 X射线系统313
三、滤过作用314
四、电源315
23-3 探测器315
一、功能315
二、结构315
三、灵敏度的断面图316
四、探测器的配置317
二、处理319
23-4 计算机319
一、控制319
三、存储和检索320
23-5 显示装置和照相机320
23-6 扫描320
一、射线321
二、测视322
三、测量和采样322
23-7 图像的重建323
一、图像的格式323
二、CT值323
三、反投影法325
第二十四章 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的质量327
24-1 引言和概述327
24-2 对比灵敏度328
一、断层扫描328
二、窗口技术328
24-3 细节的可见度、模糊度和分辨力329
三、减少散射辐射329
一、射线(采样)宽度330
二、射线(采样)间隔331
三、体素和像素的大小331
四、图像重建滤过器332
五、综合模糊332
24-4 噪声333
一、对可见度的影响333
二、影响噪声的因素334
二、噪声源334
24-5 伪迹335
第二十五章 超声的产生及其相互作用337
25-1 引言和概述337
25-2 超声的特性337
一、频率338
二、速度340
三、波长340
四、振幅341
五、强度343
25-3 超声与物质的相互作用343
一、衰减343
二、反射345
第二十六章 超声成像347
26-1 引言和概述347
26-2 回波脉冲的振幅348
26-3 振幅显示(A型)350
26-4 辉度显示(B型)353
26-5 扫描方法354
一、手控扫描器355
二、机械扫描器355
三、电子扫描355
26-6 扫描模式356
26-7 运动型(M型)357
26-8 多普勒成像357
26-9 图像质量357
一、对比灵敏度357
二、细节的可见度358
四、伪迹360
三、噪声360
第二十七章 核磁共振成像361
27-1 引言和概述361
27-2 磁性核362
一、组织中的浓度363
三、相对灵敏度364
四、相对信号强度364
二、同位素的丰度364
27-3 成像周期365
27-4 磁场366
一、磁场方向366
二、磁场强度367
27-5 射频能量367
一、脉冲368
二、信号368
27-6 核磁相互作用368
二、共振369
一、核的校直369
三、激发371
四、弛豫371
27-7 磁化372
一、纵向磁化和弛豫373
二、横向磁化和弛豫379
27-8 自旋回波383
27-9 图像对比度384
27-10 流动血液的对比度386
一、与流动有关的信号增强386
二、强度的减弱387
三、相位失去同步388
27-11 可供选择的成像方法389
一、反转恢复成像法389
二、快速成像法390
27-12 MR图像的空间特性390
一、梯度390
二、梯度周期393
三、多层面成像394
四、体积成像395
27-13 图像的重建396
第二十八章 核磁共振图像的特征397
28-1 引言和概述397
28-2 对比灵敏度398
一、质子密度加权图像399
三、T2加权图像400
二、T1加权图像400
28-3 图像的细节401
28-4 图像的噪声402
一、噪声源403
二、信噪比的考虑403
28-5 过程的最优化406
第二十九章 γ照相机407
29-1 引言和概述407
29-2 照相机的特征408
一、灵敏度409
二、视野410
29-3 准直器410
一、平行孔准直器412
二、发散型准直器413
三、会聚型准直器414
四、针孔准直器415
29-4 晶体415
29-5 光电倍增管阵列416
29-6 图像的形成417
29-7 能谱测定法418
一、γ能谱419
二、统计起状420
三、康普顿散射422
五、本底424
六、复合谱425
29-8 脉冲高度分析器425
30-2 对比度428
30-1 引言和概述428
第三十章 放射性核素图像质量428
30-3 模糊度与细节可见度431
一、移动432
二、γ照相机的模糊433
30-4 图像噪声438
损伤的可见度439
30-5 均匀性440
30-6 空间畸变441
第三十一章 统计学442
31-1 引言和概述442
31-2 计数误差444
一、误差范围444
二、并合误差450
32-2 X射线照射模式453
第三十二章 患者照射与防护453
32-1 引言和概述453
一、X射线照相术454
二、荧光透视455
三、计算机断层扫描455
32-3 辐射与图像质量456
32-4 影响照射量的因素457
一、接收器的灵敏度457
二、格栅458
三、工作台面459
四、距离459
五、组织的穿透460
六、照射量461
七、X射线束的限制461
32-5 照射量的确定462
32-6 放射性核素剂量测定法464
一、总能量(积分剂量)464
二、累积活度465
三、转变能467
32-7 吸收剂量468
一、电子辐射468
二、光子辐射469
32-8 剂量值的估算470
33-2 照射限度473
33-1 引言和概述473
一、职业性照射473
第三十三章 工作人员的照射与防护473
三、胎儿474
四、区域照射限度474
二、非职业性受照射者474
33-3 照射源475
一、工作量475
二、利用系数476
三、散射辐射476
33-4 区域屏蔽477
33-5 个人屏蔽477
33-6 放射源的照射478
34-2 电离室481
34-1 引言和概述481
一、照射率的测量481
第三十四章 辐射测量481
二、照射量的测量482
三、照射量测量的误差484
四、光子能量的依从关系484
五、饱和485
34-3 监测仪485
一、盖革-弥勒探测器486
二、电离室488
三、胶片剂量计489
四、热致发光剂量测定法489
34-4 活度测量490
一、闪烁探测器491
二、井型计数器494
三、液体闪烁计数器494
四、活度校正器496
译后记498
四、标识X射线523
热门推荐
- 220069.html
- 1234333.html
- 1052549.html
- 3311635.html
- 3563642.html
- 3751628.html
- 3027647.html
- 673010.html
- 996216.html
- 3170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61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14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35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96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50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08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02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45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8650.html